滨南市旅游局热烈欢迎,局长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这是龙王爷把财神爷引来了,快,拿我的钱,赶紧去沸海龙王庙给老爷送香火。”
秘书失笑道:“领导您忘了?龙王庙是咱们市文化先进单位,第一批主动响应宗教旅游场所‘文明许愿,不烧不燃’活动的。”
局长有些失落,能拉到资金和导演班底发展当地旅游业,他是真心为之高兴,个人想给龙王爷添香火也是心甘情愿。
就是没想到龙王庙觉悟太高了,连个迷信花钱的机会都不给。
秘书脑筋转得飞快,提议道:“虽然不能给龙王爷上香送钱,咱们能帮忙宣传啊。上次我们喊记者过去报道,视频累计播放已经超过了800万,市民们去游玩后反响也很好。
“特别是听说龙王庙后殿倒塌后没了,有不少人在网上心疼说想钱集资重建。正好咱们市文物局资金困难,我们多宣传宣传龙王庙的清廉和难处,助力一下文物保护,把后殿复原,到时候不管对我们旅游局,还是对文物局和龙王庙,都是一件大功德。”
局长略一思考,觉得确实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而且如果真的能顺利开展,后续再和张海浪的演出剧一联动,直接做出一条“沸海旅游线”,把龙王庙放在线路中心,那沸海龙君后面几十年的香火都不愁了。
至于重建后殿的钱,就由他们旅游局来出。
反正有张海浪这么个“印钞机”在,不愁卖票。
局长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马上吩咐秘书道:“事不宜迟,趁着这两天其他媒体都在追踪张海浪导演,我们也跟上热度,赶紧找个记者出一篇报道,最好能把张海浪和我们滨南沸海龙王庙联系起来。”
秘书稍显为难,张海浪只是有想法,听说那边正卡在演员选角上,正式的手续立项都没开始,属于八字还没一撇,“强行联系,会不会太刻意?”
局长瞥他一眼:“找何灵灵来写不就得了。”
秘书擦擦汗,心说确实,混迹娱乐圈多年的何灵灵一拿起那杆笔,死的都能给你写成活的。
…………
何灵灵刚踏进翡翠公园就收到了旅游局内部消息,说想请她采访一下张海浪,联系滨南悠久的拜龙王习俗写一篇报道,括号:重点是宣传龙王庙。
何灵灵经验丰富,一看这措辞便问道:[联系要多紧密?]
秘书:[你看着来。]
何灵灵懂了,那就是需要艺术加工的程度。
今天赶得正巧,何灵灵的一位娱记朋友生病了,拜托她来帮忙顶一天班,也是要采访张海浪。
何灵灵两件活放在一起干,省了不少功夫,所以即使要面对脾气超差又爱拽的张海浪,她依旧心情不错。
张海浪可就没那么好的心情了。
“快点喊安保把这些围观的学生赶出去,吵都吵死了。小胡,你找的演员呢?”
导演助理小胡赶忙把演员排成小分队,让他们一队一队过去给导演看。
小胡殷勤道:“张导,都是按您要求去各大高校挑的素人,绝对够质朴。”
张海浪有个怪癖,就是首场演出的主演主要一定要从当地的素人中选,越青涩越像一张白纸越好,方便他随着各种灵感来调/教演绎。
站在这里的四十个高校男生都帅气高大,眼睛里流露着迷惑与慌张,一个比一个素。
按照张海浪的想法,他想找的演员得是泡在海边长大的,野性与纯真兼具。所以小胡招来的男学生,基本都是按照小麦色皮肤,黑色短发,肌肉丰富,面容刚毅坚定的标准来定的。
张海浪手指重重揉着太阳穴,越看越觉得烦。
不对,不对……感觉都不对。
青涩是青涩,但总觉得少点味道。
具体缺哪种感觉,他却大脑一片干枯,绞尽脑汁也说不上来……
相比起十年前的巅峰时期,张海浪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年轻时那种灵感如泉涌的能力正在迅速流失,即使这几年的商业化运作很成功,他却离艺术家的初衷越来越远,甚至是背道而驰。
后面排演再多,也不过是《又忆江南》的粗劣复制品。
可再创作出一个超越自我的作品,又何其困难?
张海浪面无表情,选了六个勉强过得去的素人,指挥小胡道:“让他们跟我上船,去湖中央。”
素人男学生们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著名大导演卖的什么关子。
去坐船的时候,他们碰上了同样来租船的一老一少。
“这小舟租一个小时要四十?也太贵了吧,我们自己摇桨能二十不?”
这两天据说湖里闹妖怪,租船老伯的生意差了许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老伯忍不住松口答应了。
敖凛昂昂下巴:“那行,二十块,小方,你扫码付钱。”
方道长:“……好嘞。”
庙主面前,不敢吭叽,他还指望着回去靠敖凛牵线,和龙王妃师父多多沟通。
张海浪他们租的是10座的快艇式游船,很快把敖凛的手摇小舟甩在后面。
公园管理员背着手站在岸边,瞧着两个coser划船的样子,心里啧啧着:这也太卖力了,为了给导演自荐,居然还租了一条船跟上去。
船上,张海浪正在闭目养神,后面六个男生却紧张地小声交谈着:
“这湖里有鬼,你们听说没?”
“我不知道啊,我要知道还能来吗。现在只能祈祷鬼白天不要出来。”
“我刚上学校论坛搜了下,他们说不是鬼,是妖怪啊。听说都吃了好几个人了,湖底都是白骨,给你们看高清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