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长相普通,但脸上长了一块不普通胎记。
也正是这个原因,叶弘才赐名他为狄青。
以此来纪念后世一个曾经也被相同部位留下烙印的将军。
狄青身着一袭青色儒衫,手持一把棕色戒尺,踱步走入一间小小书堂内。
没错,他现在身份竟然是一个私塾先生。
他额下多了三捋长髯,左侧发卷也巧妙遮挡一些额头印记。
他踱着方步,走入学堂内。
目光凌然一扫,原本还吵吵闹闹学堂
顿时鸦雀无声。
「卢之庾,你来背诵一下虞书·益稷..」
被点名卢之庾讪讪吐了一下舌头,便惶恐不安起身,双手按住书本。
颤颤巍巍背诵道,「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作何解释?」听着小胖子那生涩语调,先生敲了敲桌椅问了一句。
卢之庾顿时面红耳赤,吞吞吐吐说,「我...我...」,他哽咽良久也未能解释这句话。
见状狄青立刻起身,走到他面前,怒叱一声,「孺子不可教也,把手掌伸出来」。
卢之庾立刻伸出手掌,便被狄青狠狠打了几个戒尺。
之后狄青便指了指他身旁瘦小子说,「你来帮他补全释义」。
那个瘦小子惶恐起身,也用那种颤抖语声解释说,「为帝王者要考虑天下百姓的心,用正值无私的人辅佐,这样才会让人心归于帝王,受万民百姓爱戴,此德行受命于天地....」
小子侃侃而谈,虽说语调有些生疏,却大致可以复述其释义。
狄青这才满意点了点头说,「你们要记住,看一个帝王好坏,就要看清其是否受到万民爱戴,也是天赐于帝王德行所在....」
「是」私塾内学生立刻一本正经回复。
之后狄青就继续讲述尚书。
一节课足足讲到午时、
狄青这才放下手里书本,然后便冲着那些早已昏昏欲睡书童挥挥手,「下课吧」
这一句哈说出来,下面那些童子个个面露惊喜之色。
只是他们却不敢当着先生面前表露出来,一个个还压抑着内心情绪起身,逐渐走出私塾。
就在卢之庾也要走出去那一刻,狄青唤住了他。
吓得卢之庾急忙转身,十分恐惧眼神盯着先生。
「别怕,我已经惩罚过你了,便不会再惩罚你第二次」狄青放下手里戒尺。
卢之庾这才长嘘一口气。
「我问你...你最近为何总是完不成学业?」狄青一便收拾自己东西,一便扫视着卢之庾。
「启禀先生,我家里最近来了好多人,他们吵吵闹闹的,让我无法安心背诵学文」卢之庾不是一个差学生,他平时学习还都不错的。
狄青看向卢之庾眼睛问,「那些人为何半夜去你家?」。
卢之庾摇头,「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们朝着要什么东西..开始我爹爹不应允,还和他们吵闹起来,后来又来了一个大官,我爹爹才被迫把东西给了他们,之后他们来得次数就少了,不过昨日半夜又来了...」
孩子视角所能探知的东西也就这么多,狄青也知道无法再从他嘴里获取更多消息了。
于是便放卢之庾离开,不过临行前,还是给他布置一个任务。
作为私塾先生,狄青很清楚每一个学童身世背景。
也知道这个卢之庾父亲就是掌管秦城府库的官员。
他管辖着各色物资调配。
其中之一便是军器。
若是秦城要出兵,势必要动用军器。
那么卢之庾这里便是最好突破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