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建起来后,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李铁锤迅速撒上了积攒的有机肥,松土、浇水,然后一半种植了水果黄瓜,一半直接采购幼苗,种了草莓。
黄瓜从幼苗期,种植、发芽一直到结瓜期,大约需要60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现在是四月份,最迟到六月份就可以有新鲜黄瓜上市。
而一般的黄瓜,上市的时间大约要到七月份,这就有了一个时间差,在价格上会有一定优势。
当然,现在到处都是大棚蔬菜,高鹏程弄这个,第一目的并不是想赚钱,只是想让柳树屯的乡亲们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毕竟,在塑料大棚的调节下,最显著的一个好处,就是气候因素,比如大风、大雨、干旱等,对大棚作物的影响小很多。
李铁锤很虚心的向技术员李大刚学习,李大刚对这个朴实的汉子也是不藏着掖着,从大棚维护到作物种植,从土壤到定植,以及温度、湿度、松土、施肥等等,每一样都认真的传授,山杏这几天也一直跟在李大刚和她父亲身边,拿着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
高鹏程不时地来塑料大棚跟着一起学习,其实,他并不是为了专门学习这些技术,而是为了摆出一种姿态,让乡亲们知道自己对这个事情比较上心。
高鹏程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并不是弄虚作假,而是要给于大宝和李铁柱腾出空间,来推进修路和修水渠的事情。
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大家越来越接受他,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说话越来越“好使”,好多时候,只要他张嘴,基本就拍板儿了。
如果从个人威信方面来说在,这是好事儿,这说明乡亲们相信他,但是如果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并不是好事儿,柳树屯需要一个成熟、睿智、有担当、群众信任拥戴的班子,现在,他在这里,如果不给这些人锻炼的话,他们恐怕会成长的很慢,这不利于柳树屯基层村委建设。
这几天,高鹏程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把柳树屯党组重新建立起来,在孙五当政的时候,柳树屯十几个党员都先后的停止缴纳党费,高鹏程相信这不是他们有意这样,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贫穷。
而现在,无论是修路还是修水渠,必须要有一群先进分子起到带头作用,村委加上他,满打满算那么五六个人,这带头作用是有,可是,却不能真正的带动大家的积极性。
党员作为先进分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是带头人、模范和先进分子最佳人选。
他把事情考虑清楚后,就回到了村委,于大宝和李铁柱也在村委,似乎正在讨论着什么,一看到他回来,他们立刻过来,于大宝说:“高支书,你回来了,正好,我有事儿要向你汇报一下。”
“呦呵,说话怎么越来越客气了?不用您您的,哈哈,于大宝同志,你的年龄可是比我大不少呢!说吧,有什么事儿,咱们一起研究……”
说到这里,高鹏程严肃起来,继续说道:“正好,于大宝同志,李铁柱同志,你们俩也在,我有几句话想跟你们说,你们俩无论谁在这次竞争中胜出,都会担任村委主任这个工作,柳树屯四五百号人,需要你们能够独立的做出决策。所以,我想跟你们说的是,以后,尽量你们自己拿主意,我其实就是一个桥梁,负责帮助大家寻找发财致富的路子,已经从乡里、县里那边给乡亲们谋求更好的政策待遇,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勤务兵,就是你们的接线员,你们明白吗?”
于大宝和李铁柱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于大宝正要说什么,高鹏程摆摆手,说:“其他客气话啥的一概不需要说,咱们的目标就是造福柳树屯儿,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咱们是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遇到困难可以找我,拿不定主意的,也可以找我给你们参谋,其他的,大事小情的你们自己拿主意。好了,就这样,我就独裁一回,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了,到此为止。翻片儿,于大宝同志,你有什么事儿,尽管说。”
于大宝挠挠头,说:“我们想要修路和修水渠的事儿,现在大部分的村民都已经同意了,但是,高支书,我们俩研究了一下,就这样大帮哄似乎也不好,所以,我们想组织一个突击队或者先锋队之类的,这样的工程,如果没有一支竹竿队伍带领大家,我就怕到时候一团散沙,根本组织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