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程虽然当兵,但这些年他也没闲着,如果细算起来他才是这个村儿第一个大学生。
罗小燕愣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她低着头,似乎满腹心事。
“燕儿,你好好看书,回头呀,我把高中的课程都给你准备齐,你要自学,然后争取考上大学,这个小山村不适合你。”
高鹏程看着楚楚可怜的罗小燕,不由自主的说道:“燕儿,我现在是副乡长了,等我再升职,就可以把我妈接出去了,到时候你呢?你要是想跟着我妈走,就要有学历,考大学,明白吗?”
罗小燕抬起头,有些困惑的看着高鹏程,过了一会儿她用力点点头,说:“鹏哥,我会努力考上大学的。我要走出山窝窝去找你!”
高鹏程拍了拍罗小燕的肩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出了屋。
回到大岭乡都周一晚上了,孙梦瑶也没说什么,俩人坐一起,高鹏程把自己地想法说了一下,孙梦瑶非常感兴趣,不断地提出问题跟高鹏程探讨,直到深夜,他们终于完成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第二天,孙梦瑶迅速召开了乡党组班子成员会议,几位党组成员听了高鹏程做的详细说明后,纷纷表示赞同。
大岭乡,乡如其名,虽然说境内不是那种崇山峻岭,但是,山地还是不少,这样一来,全乡二十多个行政村,两万多人口,能够守着想佛头岭那样的肥沃、平整土地的村子很少,大多数两面甚至四面环山。
但是,在座的几位副乡长,除了于秀丽和高鹏程这两个生瓜之外,都是大岭乡土生土长的老人,每个村儿都有些什么特色,虽然说不上如数家珍吧,但至少都能说个一二三出来。
这一聊,高鹏程和孙梦瑶心里有数了,大岭乡根本不想他们心中想的那样贫瘠,或许正因为贫困,所以,各个村儿都有自己的一手的绝活儿。
柳树屯和佛头岭不说了,一个是手工编,一个是刺绣,当然,佛头岭更有发展价值的可能是草织布料。
同样都是贫困村儿的李家铺,有一手相当不错的打铁技术。
黑熊岭那个地方比柳树屯还要偏远,深入大山,在哪云深不知处,但是那个地方出猎人,可以抓些山味啥的,反倒比柳树屯富裕点。
“所以,大家想想,有这么多可以开发的好东西,好技术,我们是不是想办法利用起来?咱们乡的经济水平实在是太薄弱了,农业的局限性在哪里,想要发展,需要大投入,柳树屯有好的经验,但是,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凑到一起,想要大面积推广?不行!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
高鹏程侃侃而谈,孙梦瑶把这个露脸的机会给了高鹏程,高鹏程很感激,所以,说话更加小心。
他把自己的观点亮明,就是大岭乡既然有这么多可以利用的优点、长处,那么干嘛不把这些提炼出来,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
就像柳树屯的柳编,平时只是乡亲们自己用的小玩意儿,被黑心商人用一块钱一个收去,根本体现不出价值,但是现在呢?
根据于大宝的汇报,现在柳树屯的立体种植架已经涨到了四百块一个,而柳编的筐子篓子什么的,从原来的五块钱已经涨到八块。
这就是产业化带来的好处,这还是在做代加工的情况下,如果自己成立企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