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 一百五十八

一百五十八(2 / 3)

土豆的横空出世,带来的影响简直是前所未有的。

即便是有些个老学究抱着经史子集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如此良种的记载,还是一副不不可信的样子。

不碍事,这只不过是洪流里的一朵小浪花。

朝廷的实际动作已经行动起来,司农寺的设立,大量官吏校尉的招募,还有封赏。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这造不了假。

一时间,到处都是一片太平歌舞的场景。

各地的巡抚纷纷奏报,歌颂朝廷,顺便再说下太子贤能,大明后继有人。

留在京师的士子们更是诗兴大发,作诗歌颂盛世将临,虽说也没有见过那土豆啥样,不碍事,也不妨碍我夸它。

萧敬太知道陛下想要知道些什么了,这几日东厂的奏报,都是民间对太子的歌颂,即便是那些个士子,也都对太子赞不绝口。

弘治皇帝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啊。

其实,心里嘀咕的,远远不止萧敬,内阁的三位阁老,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想,陛下对海外,究竟是什么态度呢。

陛下没有提及,如同忘了这件事一般,让三位阁老如同猫爪子挠心一般。

如果说是百姓们都是翘首以待,勋贵们的心思可都打到了新设立的司农寺身上。

司农寺是内阁的,这不假,可要是真的有人去种,想来要用的,定是校尉。

这校尉的人选,可都是在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三人手里把攥着呢。

自己虽说是有个是写的爵位,可谁让自己的爵位只有一个,儿子确实有好几个呢。

更何况,这些个兔崽子,一个比一个不省心。

当爹的,就是再怎么废物的儿子,自己又怎么可能不为他去考虑呢。

虽说靠着自己的面子,能混个衣食无忧,做个小官。

可过不了多久,终归还是如同那些远方的亲戚一般,变得和老百姓不一样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功。

勋贵们,简单,军功啊,这是实打实的。

可想了想,自己家的,怕是送上战场,是给别人立功去了的。

这要不怎么说,人瞌睡了就有枕头,这司农寺的校尉,不就是个大好的机会。

只用种种地,就能平白无故捡到大功,那可不就是所有人削尖了脑袋都要把自家孩子送往的地方嘛。

就在这种情况下,一道圣旨飞快的送往了江南。

朱厚照总算得了点空闲,去了趟西山,却不曾想,遇见了位不速之客。

“王守仁?好巧不巧,你怎么在这?”

遇见的,正是王守仁。

“回殿下,殿下让学生会试以后来西山,学生不敢耽误,今日,是学生在西山呆的第七日了,学生这些日子,留在西山就是为了再见太子一面。

学生心里有万般疑惑,还望殿下告知学生。”

得,人家是在这专门堵着自己的。

“来,随本宫一块走走,有什么问的,直说不妨。”

朱厚照好在也是一身的儒袍,和王守仁走在一起,倒也不显得违和。

倒是刘瑾,一直亦步亦趋的跟在二十步外。

“殿下,学生在西山这几日来,所见所闻,大为吃惊。

西山百姓,人人富足,民风淳朴,与世外桃源无异啊。

学生问过百姓,对陛下和殿下诚心诚意的感恩戴德,对殿下更是视为再生父母啊。”

王守仁不由得感慨,太子聪慧他早就有所耳闻,可万万没想到,在西山,太子的声望竟是如此之高啊。

土豆的事他也听说了,如今在士林,太子的呼声,很高啊。

朱厚照点点头,面上倒没有什么,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毕竟,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啊。

“伯安啊,你知道这是为何?”

王守仁洗耳恭听。

“那是因为本宫救灾,不是发些粮食就好,本宫给了他们活的希望,让他们有个地方能够卖把力气,能够养活妻儿老小而已。

难道本宫真的是善人?

不是,想来你也清楚,西山等地每年产的煤价值几何,朝廷宫里又获利多少?

相比于本宫花费,小巫见大巫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