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轱辘话,转来转去。陈总照常是大都选择倾听他们的谈话,不时地会用手托着腮。
张总很积极,话里话外都暗示着自己的节点——钱。
时间过得很快,几乎进入了白热化。
孝和再次递过“资料”,上面写着:“休息一会儿。”
休战。
大家都去了外间的开放式休息厅。两队人泾渭分明。
张总去了洗手间。陈总去阳台吸烟。俊佑和孝和坐在角落里简短地交谈。
“怎么样?”他问。
“陈总去思考了,他应该是谈判中负责经济这一块的,压力比较大。张总应该是负责这个项目落实和实际操作的。一会儿回去,不要多说话,只要听他们说就够了。合适的时候只要你选好合适的那份合同一放水,这个合作项目就可以白纸黑字了。”说完就走开了。
俊佑没也没问为什么。
大家重回会议室,张总和陈总果然也没有多说话,大都是双方的高层在交流讨论。
在对方略占上风的时候,孝和递过“资料”示意可以了。
于是,当场白纸黑字签了合同,开了酒。双方握手,都很开心。
回去路上,俊佑满脸春风得意。一行人虽没有得到谜底,却也对孝和这个黄毛丫头忍不住多看几眼。明眼人都看得出,那几次递“资料”稳稳地控制着谈判的节奏和暗流方向。虽不知其中奥秘,看着结果,过程就已经显得不重要了。
晚上的庆功宴,孝和自然没有参加。
隔日被俊佑约出去吃饭时,解答了他的疑问。听起来很简单。
原来,她一直观察着对方。每次大家谈到钱的时候,陈总都会托着下巴,然后瞳孔放大。很明显,这意味着他对这个感兴趣,并且在思考。而张总在听各种幻灯演示以后的发展和实操的时候十分集中精力,甚至放下了手里的笔,而后又几次看陈总,见他不语,便讲起了经济上的事,很明显,他负责的已经ok了,只欠东风,而陈总太过谨慎,所以干脆自己替他说。休息一会儿不过是给陈总思考时间,也给他们一点时间私下交流,让张总替你说服陈总。再次回到会议室,,陈总的小动作明显变少,而张总也不太多话,说明他们已经达成共识。没有马上建议你签字不过是营造一种假象,满足陈总的成就感和张总的清高。这样,签字就很容易了。他们要的不过是你降低一点,我们就是陪他们兜一下圈子满足他们,仅此而已。”
“那要是我早一点松口,他们早就会签字?”他问。
“或许吧,凡事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孝和说,“你们已经谈了这么久,只要你今天控制好谈判的时长吗,万事已俱备,只要你的东风一吹,成功是无疑的。其实,你让我来,只不过是给你壮胆而已,我并没有实质的作用,”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帮忙,以后使得俊佑对自己有所防备,她只想大家还是单纯的朋友。
“你谦虚了,孝和!你这次帮我很多!”
“你真的言过其实了。你听我刚才说的,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变化,平时你是因为过于紧张所以忽略了。而我是局外人,所以看得清楚。其实我真的一点底都没有,要不然也不会藏在你后面壮胆。我那点三脚猫的功夫也就趁着你这次的东风忽悠一下,你可别真当真。哪日要是真的有了一个谈判,我就傻了!”孝和将功劳一推到底,坚决不承认是自己用心。
俊佑想转移话题问她和京年的事,被突然响起的电话打断了,看着来电显示,脸上浮现出不为察觉的不快。
孝和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他接起电话,并没有称呼,很客气地说自己还在谈事情,晚一点回电话过去。挂了电话不太好意思地解释说:“朋友约一起吃饭。”
孝和只是弯弯唇角表示理解。他是不会对她说谎的,但这次,他有意避开,没去说电话那边是蒋小蔓。然而,她知道。除了“女朋友”,他几时对她解释的时候连她的眼睛都不敢看?
既然自己没条件又不肯松口给人家机会,就不能阻止人家寻找自己的幸福。
她懂。
“真的是朋友约吃饭!”俊佑又强调。
孝和笑得更灿烂,回答说:“知道——”其实,心里,有一点点的小失落。
她还没那么高尚,她也像那些正常的女人一样,心里藏着一点点的小虚荣,尽管,她知道这样不对。可是,她为他动摇过,虽然只是短暂的瞬间。
大概是因为听孝和说起过要帮俊佑参与谈判,所以京年对程氏新的合作案动向格外关注。得知拖了一年的合同终于签了,可他太清楚不过,这都是孝和的功劳,虽然感觉有些不可置信。
他好奇地问过孝和她是怎么做到的。孝和没有说谎搪塞,也没有说出这些商业秘密。轻描淡写地说:“他们早已经万事俱备,我不过去吹了一把风,帮俊佑使了一次美人计。”
京年是懂行之人,虽然对孝和在谈判的表现很好奇,但听到她如此有职业操守,心里小小的失望之余不免对她多几分敬重。
这样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