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天要干什么?”人们呆呆地看着段天道,议论纷纷。段天道截上战术头盔,启动机甲。
在关闭机舱盖之前,他对着镜头道:“他们不是欺负咱们么?”
屏幕上的段天道一呲牙,露出一个狞笑:“你们等着,我去揍死谢尔顿那杂种!”
后世有无数军事家。历史学家在评价那支英雄而无赖的军队时,都会引用一位崇拜悍军的著名学者近乎调侃的话。
“那是一支对别人的后背,或者说屁股特别感兴趣的军队!”
每每各种军事和历史类作品中看到这句话,人们都会遥想当年忍俊不禁。
在永载史册的牛顿出海口战役中,已经做出了初步判断的谢尔顿没有选择撤退,而是急于求成地命令全军压上,只在身后留下一支鹰级舰队防御,是他最大的错误。
可是大家也承认,当日当时,恐怕换任何一个名将来也很难有另外一个结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悍军来得实在太快了。
别说谢尔顿估算不到,就连当时已经得知悍军抵达的军方和政府,也没有想到悍军竟然是在短短的二十多个小时内,接连袭击中途岛,罗德比亚岛,歼灭了法克兰第五集团舰队和暴风暴雪两支象级舰队之后抵达的!
这个战绩,直到人们在牛顿海域结束之后,才慢慢知晓。
无论是在战役结束后第一时间知道的华夏军方还是其后两天才收到巨变消息的北约方面,没有一个不为之目瞪口呆的!
其次,悍军战舰独特的结构和撞角。以及撞击战术,可以在第一时间让敌尾阵陷入混乱。这就使得谢尔顿布置在身后,呈警戒阵型面向出海口的鹰级防御舰队,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第三,则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中,方楚天领导的悍军舰队拥有了改变整个海战模式的末世级航母,这种母舰的出现,彻底摒除了传统航母的防御缺陷,将诸多军事家推崇备至的战机主导战术,真正地搬上了战争舞台。
战争中任何一种战术和一种武器的作用,都比不上人。可是在许多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在某些关键的时段,更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却常常能够改变战争的进程。
例如二战时期,德军将领领先一步的装甲集群闪电突袭战术,就在开战时期,对英法等还将战术思维固定在一战时期的国家,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又例如其后几十年的海湾战争,在美军只有我打你,不让你打我的技术优势下,伊拉克陆军几乎没有还手就崩溃了。
因此,学者们可以很轻易地从战争过后各国军方都不约而同地沿着战机为王的海战模式,发展自己的海军这一点上看出,从悍军舰队冲进百慕大的那一刻起。他们其实已经站在了那个时代海军的巅峰。
在总数超过四万五千,相当于四十五支a级舰队加在一起的战机进攻下,任何一支以传统集群炮击为主导战术的舰队都会被绞得粉碎。
除了以上的三个关键因素之外,学者们还归纳出了华夏人众志成城的精神,悍军在人工智能天网协调下配合精密,走位精确,应变速度快,电子干扰强等诸多因素,来证明悍军最终取得胜利的必然和不可逆转。
可大家最终一致认为,导致谢尔顿舰队最终溃败的,其实是最后一个原因。
那就是华夏中将方楚天和五百横行的出现。
正是那一次近乎于疯狂和不理智的突袭,让原本还有一拼之力的谢尔顿舰队,最终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可是,在当时,谢尔顿却无法知道他已经被注定了的命运。
牛顿海域的战局,开始出现变化。
随着旗舰‘西顿之光’号的指令,以每分钟超过三十条的速度下发到各舰指挥室,米国舰队渐渐从混乱中恢复了过来。
一些米国战舰开始横向移动,拦截悍军战舰,一些战舰迅速在友舰的掩护下拖离战斗,沿外围回转线回转。迅速占据攻击位置。
中央的战舰开始有序后退,前方的战舰则以c级舰队为编组压住阵脚。
同时,两翼前出的米国驱巡集群,也掉转头来,以更快的速度增援中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