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总裁的贴身杀手 > 第1629章 保卫战

第1629章 保卫战(2 / 3)

“派电子舰,想办法联系滕刚,我要亲自和他通话!”

“一波三折的战争,终于随着黄胜天的病倒和双星角战役的失利,挣脱了缰绳,向未知的方向狂奔而去。”

战后的《百家讲坛》一位军事学院的教授语气感慨地讲述着这一段历史。

“那个时候,谁也不认为东南联军还有回天之力。在他们的对面是切尔达率领的北约主力,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雄心勃勃的秦妖。就连华夏共和国主席赵熙和华夏前线总指挥曹德正也以第一时间派出援军这一举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教授翻开了书:“让我们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

“2016年3月18日,且战且退的东南联军退入中央海域,依托出海口,与进犯敌军连场激战。”

“同日,狂风岛战区,钱柏林与李鸿武率联军舰队完成对北方狂风岛外海域的控制,于标准时间上午11点完成对北方狂风岛十二个方位的航母集群部署,派遣大量战机联合地面部队,自中午开始,向白苏斯亲王博贝特率领的北约陆军发动第六次全面进攻。”

“同样也是在这一天,米国皇帝威廉三世率领三百支a级舰队组成的强大兵力抵达德克西。德克西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欢迎威廉三世的到来。数以千计的战列舰列队成一长达数百公里的钢铁走廊,同时开炮。这一幕被北约摄影师记录下来,成为北约最鼎盛时期的永恒记忆。”

“21日,在对战局做出判断之后,认为东南已经尽在掌握的威廉三世决定北上,协助雷恩博德尽快完成对特里蓝如山海域的占领。这一决定也被战后诸多军事家认为是整个战略转折的关键。不过即便是最严厉的批评者也承认,以当时的局势和对切尔达的信任,威廉三世不可能进军东南。”

“同日,华夏舰队和莱恩舰队,分别在温孝河和冯智的率领下进入特里蓝如山海域,加入秦妖指挥下的联军舰队。自此,加上陆续抵达的其他军区舰队以及回归的王通志舰队,秦妖手中兵力高达一百七十支级舰队,与进攻的雷恩博德兵力基本持平。特里蓝如山的战局在度过最危险的十几天时间后,暂时稳定下来。”

教授念着,翻过一页,道:“我们接下来看。”

“22日,在经过艰苦战斗之后,方楚天上将率领的东南联军被迫放弃出海口,退向中央海域深处。华夏国门宣告失守。”

他抬起头,对听众道:“在基本证实了黄胜天病重失去指挥能力之后,这个消息被认为是东南联军失利的预兆。当时谁也不怀疑切尔达会最终获取胜利。无论是高层还是民众,无论是军方内部还是舆论媒体,所有人都一致认定,这位半路出家的将军,失败已经是命中注定。”

“同日,北方狂风岛的陆地战役取得重大突破。博贝特领导的北约陆军,接连丢掉了三个重要地段的防御阵地。以至于整个北约陆军被高速向纵深突入的华夏军切割成四块。数百万陆军士兵仓皇后退,场面极其混乱。到这个时候,一直避战的三上悠人已经无法再坐视不理。根据战后对北约机密文件的解读,正是在这一天的晚些时候,三上悠人决定回军,寻求以小规模的快速战斗,阻止华夏航母集群对陆军的空中支援。”

“狂风岛战局再次出现重大变化。由于情报失误,在对北方狂风岛海域发动牵制性进攻时,三上悠人的指挥集群,被忽然出现在身后的华夏第二十五和二十六集团舰队咬住。四个小时之后,这场战斗因为双方更多舰队向交战海域的集中,而向一场战略决战演变。”

“东南联军退至中央岛屿。依托中央岛屿附近海域延缓北约主力的进攻脚步。不过随着北约舰队的攻势加强,联军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为避免被北约包围,联军舰队放弃坚守中央岛屿海域的内圈,转向外围进行袭扰。自此北约联军已经取得了登陆的条件。”

“同日,威廉三世率领的北约联军的前锋部队,经由莱恩被北约占领的四个海域,抵达特里蓝如山。战争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特里蓝如山。”

“在试图脱离战斗未果之后,三上悠人被迫率军与华夏军展开对决。”

“此役,双方在北方狂风岛附近海域激烈交火。战斗持续了整整两天。最终,三上悠人和钱柏林李鸿武以各自付出百分之四十兵力的伤亡为代价,平分秋色。不过,此战过后,三上悠人麾下三大超级舰队基本打残,丧失了再进行一场大型会战的能力。攻陷狂风岛的计划濒临破产,只能期盼切尔达的到来。”

“同样是在这一天,得到兵力补充的雷恩博德,继续向特里蓝如山出海口发动进攻。交战双方血战近十四个小时,总计损失战舰高达一万二千余艘。盘龙要塞因为核心动力区域被摧毁而完全报废。一连串剧烈的殉爆,将要塞的三分之一舱体炸毁。直到现在,这个废弃的要塞依然浮在当年的战场中心。作为那场旷世大战的标志。”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悲惨的一场战役。”

“短短十四个小时内的阵亡人数超过了任何一场战役。不过这并不是最激烈的战役,或许当时是。但随着28日的到来,切尔达舰队的巨型运输机云集于中央岛屿上空,一架架北约战机冲出航母的弹射通道飞向天空,一场海域和陆地同时进行的惨烈战役,开始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