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的死带给大家很大的打击,尤其楚瓷,很多天才缓过来。
赵婉写给她的信里只有寥寥几字:“赵族弱,宗室危,天下乱。”
赵婉的话像是一道预言,昭示后续之事。
不过七日,明帝压制了赵家在朝中的部分权势,收回了一些特权,甚至连赵家大爷的官阶都降了一品,若不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明帝兴许还会严重打压赵家。
赵婉之死一度成为京中各家勋贵的谈资,或奚落,或怜悯,或嘲弄,但更多的是默不作声,在暗地里静静观察着一切。
景王府也关起门来闭口不言,楚瓷在府内待了好些日子,整日刺绣,偶尔与闲下来的楚雅谈些诗词歌赋,尽是风雅,两人都闭口不提朝中之事和赵婉之死。
如此又过几天,冰雪消融,二月开春,天气暖和了不少,屋外的树木都冒出了绿意,空气里偶有微风拂过,气息是柔软温和的。
碧玉的病也好了半月有余,因她上次出事,故继续留了下来,只不过被分配到了西院继续在林聪手底下做事。
云环被碧玉陷害过一次,因而心里很忌讳她,不止一次和楚瓷说此人留下必成祸害。
楚瓷知道这层利害关系,但目前不好下手,故叫云环先忍着。
碧玉近来也安分呆在西院,好似上次跟楚瓷撕破脸皮的事未曾发生过一般,事实上,她也在仔细谋略着,她现在和楚瓷的气氛很紧张,稍不留意就会引发大战,届时楚瓷一定会不顾一切除去她。
碧玉特意留意过,楚瓷是南阳王府的嫡次女,因为长姐远嫁齐国的缘故,她几乎独占南阳王宠爱,因而头衔并不是空架子,至少南阳王在远赴幽州之前留给了楚瓷一些好手,其中包括几个高手护卫,还有医术高超的大夫陈氏,故碧玉一直以来没法在饮食上对楚瓷下手,不过就算再谨慎的人还是会在长期相处中暴露弱点。
碧玉笑一笑,眼中尽是得意,即便以后她在楚瓷手里占不到便宜,她也要楚瓷吃点暗亏!
一个致命的暗亏!
等到三月初,宫里忙活起三皇子搬迁入宁王府和大婚事宜,其实也在这时赵婉之死的阴霾才在京里逐渐消散了。
人死如灯灭,再回顾也是枉然,有心者不过多几句嘆息罢了,时间将那个温柔孱弱的女子永远掩盖了尘埃里,而这个曾一度成为赵国府骄傲的嫡女也永远地成为了府里内院的罪人,她对赵氏的背叛也成为她嫡母李氏一生的诟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李氏曾想让她膝下的庶女嫁入高门以延续她大房在赵家的地位。
说到底,即便是亲女,如果没让家族继承荣耀,生母也是耻辱的,李氏心里的怨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远远盖过了心底对女儿的疼惜。她甚至忘记了自己在送女儿出嫁的时候是如何骄傲地执着她的手高傲俯视满屋子的女眷,也忘记了自己在女儿初次回门的时候是如何握着她的双手泪眼汪汪心疼她嫁了个不良夫婿。
这辉煌的一切都过去了,对现如今的李氏而言,她要面对的是整个家族的哀怨奚落的目光,二房许氏对她的地位虎视眈眈,婆婆刘国太几次不待见她,就连昔日排不上位的别院庶女都敢用异样的眼光上下打量她。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她嫡女赵婉的背叛,就连赵婉昔日的两个丫鬟她都不敢要回来,红玉如意曾哭诉着主子不在了要回赵家,不等刘国太说话,她就急急驳回了她们的请求,罪人的婢女,即便如意曾是她亲手拨给赵婉的,她都不敢再要回,即便不是伺候自己,就算在府里抬头相见,她都会想到死去的赵婉,继而觉得很是耻辱。
而赵婉不惜用自己生命和对赵家的背叛救回的寿王楚嵘则在消罪归府后连一炷香也未给赵婉的灵牌点,更不消说守孝了。
说起来寿王府的下人对赵婉之死虽有怜悯,可远远比不上楚嵘无罪归府的兴奋,整个府邸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有些想上去继续讨好主子,可楚嵘这一趟从牢狱里归来后脾气暴躁了许多,第一个就拿王管家开刀,狠狠一脚踹在他的心窝口,只把他打得趴在地上哭爹喊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