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等人的到来,使得案情进展基本顺利。
三年前,大宅灭门案也有了些许头绪。
双慈镇县衙大人书房内,包拯坐在正位上,公孙策立于身旁,颜查散坐于侧座。展昭一袭红衣立于左边,丁月华在其侧。白玉堂一袭白衣立于右边,庞飞燕在其侧。开封府其他人立于两旁。王朝敲了敲门,包拯说了一句进来,他便带着双慈镇县令进了书房。
“包大人!”
县令一进来见到包拯就要下跪,包拯出声道:“不必多礼了,梁大人请坐吧。”说着指了指颜查散对面的座位。
县令立即道谢。“多谢包大人。”
可刚坐下没多久,他又是坐不住了。
“回禀大人,三年前凶案已有头绪。那宅子做的是上一任县令,死后不久梁大人才来接任的。”展昭出列抱拳说道:“三年前,那宅子来了一位贵人。而后没多久,那宅子里的人就都死了,而那贵人也不知所踪。”
包拯微微皱眉:“这个贵人,可有详细信息。”
这回说话的白玉堂,他并未上前,说话也懒懒的。“看见的人只说这个贵人大约二三十左右,衣衫华贵,看起来极为英俊,应该是个大户人家。而且常常板着脸,看起来极为威严,所以见到他的人也都怕他。其他人,再无多的线索。”
“也就是说双慈镇没有人认识这个贵人?”公孙策问道。
“呵呵。”白玉堂低笑了笑,晲了一眼坐在侧座上的县令。
展昭答道:“听说,梁大人见过。”
坐在位上的县令立即吓得跪在了地上,赶紧解释道:“当时我也是草草一面,并不认识。”
“梁大人不必如此,请起吧。”包拯客气地说道。
县令颤颤巍巍地起身,一脸担忧地看着包拯。
“梁大人,你并不是双慈镇人士,不知为何会与那个贵人有一面之缘?”包拯问道。
县令清了清嗓子,说道:“包大人,是这样的。”
原来梁县令之所以有钱买官,都是因为那个贵人。
在那个贵人来双慈镇之前,梁县令原本就是个干农活的。一日,那人带着一大队人马经过梁县令的家,向他讨了口水喝。几人得了水,也就在他家歇了会儿。然后就有隔壁邻居来梁县令家讨要前几日的他欠的钱,他装傻充楞,拍须溜马了好一会儿,总算让他敷衍了过去。最后,那贵人却是叫住了要走的讨债人。
当时梁县令可是吓了一跳,谁知道那贵人不但帮他还了钱还给了他一大笔钱,说是让他去买官。而且,还指名买双慈镇的官。梁县令见钱乐开了花,送走了那行人。也的确听了那人的话,乖乖地去买了官。
果不其然,他买到了官。
后来,他来到双慈镇,听说了那个前任县令家中之事。本来他是准备查案大干一场的,可是在线索到了那个贵人的时候,他收手了。他直觉那人他惹不起,而且拿人钱财,所以最后他随意糊弄将此案略过,成为了不解之案。
“那贵人定是看准了梁大人不会查他。”展昭说道。
包拯点点头,问展昭:“展护卫如此知道梁县令见过那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