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的豆腐铺子在镇上属于老字号,大家都习惯了去他家买豆腐吃,所以白瑜没有另外安排人挑着担子到镇上去卖豆腐。
此时陈四郎用黄豆换了十板豆腐,推着车就走了。
这之后,村里陆陆续续有人来买一块两块的豆腐回家或者拿去走亲戚,到了巳时,白家的豆腐基本卖完。
这时村外来了辆马车停在了白家门口,周有福领着个留着胡子身形圆润的中年男子进了门。
听到动静,白瑜从屋里走了出来。
“三郎,这是镇上的吴掌柜。”周有福介绍道。
“原来是吴掌柜,快快里面请。”白瑜朝吴掌柜拱手施礼,引着人往堂屋去。
白瑜朝屋里招呼了一声,没多久苏青手上端着两个碗从厨房里出来,将碗分别放到吴掌柜和周有福两人面前后就退到了一边。
吴掌柜往碗里一看,有汤有物,汤水里面飘着白白的一团,像是奶冻一样的东西,但又不是,不由问:“这是何物?”
“这叫豆腐花,也叫豆腐脑,吃的时候搅一搅,看起来像花序一般。”白瑜解释道:“此时温度刚好合适,吴掌柜试试就知道了,有福哥你也别客气。”
吴掌柜和周有福照着白瑜说的,用调羹轻轻搅了搅,原本还成一团的就荡开了,像花序在水中飘荡,更像……脑花,怪不得叫这个名字。
“名字甚妙。”
吴掌柜夸了一句,白瑜做了个请了手势。
吴掌柜和周有福舀起一勺送进嘴里,顿时就感觉出来了,像在吃脑花,但那水加了糖,甜滋滋的,两者一配合,竟让人很是喜欢,又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在里面,更觉得妙不可言。
两人干脆弃了调羹,直接端起碗就喝了起来,咕嘟咕嘟几下,一碗豆腐脑就都下肚了。
“吴掌柜觉得如何?”等两人吃好了,白瑜这才问道。
周有福点头,不说话,吃好了就到一边去陪着,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不错。”吴掌柜道:“很是适合老人和孩童。”
这样呼噜噜就能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最是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孩子吃,加上那甜滋滋的味道,小孩更是喜欢。
“对。”白瑜点头,“听闻吴掌柜那里既经营着酒楼的生意,后头还供往来旅客住宿过夜。”
“没错。”既是酒楼也是客栈。
“所以在谈豆腐前,小子想跟吴掌柜先说说这豆腐脑。”白瑜说道:“吴掌柜说这豆腐脑很是适合老人和孩童没有错,但其实也适合除了老人和孩童之外的所有人。”
“吴掌柜每天早晨给客人供应早食时,可以多一个豆腐脑的菜单,豆腐脑可以配着煎饼油条吃,也可以和包子馒头一起吃,滋味甚是美妙。宵夜的菜谱上也可以备上一份,至于午食和晚食,可作为饭后甜点来品尝。”白瑜继续说道:“只是这豆腐脑刚出锅时最是美味,其二就是冰镇后喝,乃解暑良品。还有,这豆腐脑除了甜口还可以咸口,就是加点咸口的酱菜炒豆子或者酱汁浇上去,风味也不一样。”
吴掌柜已经尝过,当然识货,只是听白瑜这么一说,竟然比他想到的以为的还要多,句句都是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