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瑜拉一趟犁来回,累得气喘吁吁,肩膀上更是火辣辣地疼。
可这一趟下来他除了更加深切体会到拉犁的辛苦外,没有别的收获。于是他又尝试着在后面给白老爹把着犁,看白老爹在前面拉,细细感受又认真观察了一番才终于发现了问题。
停下来后,在所有人的註视下他重新走回到了苏青身边,这才龇牙咧嘴地小声说道:“真是累死个人,这种农活不是小爷能干的,小爷以后只管想法子挣钱了。”
这话说得,让苏青忍俊不禁,她伸出手给白瑜揉揉酸痛的肩膀。
众人见了纷纷侧目……这小夫妻俩。
白老爹在旁轻咳一声,然后转过身去。
苏青和白瑜听出声音的刻意,不由抬起头来,就看到好些个村民正朝他们挤眉弄眼,脸上满是戏谑的神情。
苏青和白瑜:……
苏青缓缓把放在白瑜肩膀上的手放了下来,面上表情一派淡定从容,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内心已经哗地一下升起了一波海浪。
这才惊觉这里是古代,这种在外头对着男人动手动脚的,即使是夫妻两也是要被别人说道的,是会被指着光天化日之下就当众调晴,更甚者可能还会被说两人不知廉耻伤风败俗什么的。
不过好在这里的村民都是朴实的,对白家人的态度也都是友好的,所以才没有人跳出来指责苏青和白瑜两人的行为。
对于别人善意的打趣,白瑜也只是挑了挑眉一脸的淡定,完全当做什么也没发生。
这种事越是有所反应就越是让人闹得更加起劲,白瑜才没那么傻。
完全不在乎别人投来的视线,苏青问白瑜,“你找出问题来了吗?”
“嗯,找到了,就是阻力太大。”白瑜点头说道:“这犁上不仅缺少了一块挡板……嗯,好像是叫犁壁或者犁镜。犁镜是用来挡土的,可以把被翻起来的土都排到两边去,这样没了那些泥土的阻力,拉犁就能轻松许多,这样也能很好地达到松土的效果。
还有就是那犁头……用来破土的那块铁疙瘩,似乎是叫犁铧。我记得在博物馆看到的犁铧是菱形或者v形的,而不是现在这样截面看就是斜边的梯形,这样结构的犁铧用来破土必定吃力。”
想了想,白瑜又说道:“我记得好似还有一处改变,是可以上下调整犁的高度来控制犁地的深浅。我这就去问问爹是不是有时候地犁得不够深还得重覆犁的。”
白瑜说着转身就去找了白老爹。
白老爹道:“对,种那些需要深耕的作物时,这地是需要来回犁上个两遍三遍的。”
想明白了需要改进的点在哪,白瑜就又找了李师傅。
木工方面李师傅就能做,犁壁也能用结实的木头代替,可犁铧就不行,必须用的铁,而要做出v形或者菱形的犁铧还需要找铁匠帮忙,于是白瑜和李师傅又去了镇上的打铁铺子。
两天后,经过不断改进的第一把曲辕犁正式投入使用。
曲辕犁的使用比用直辕犁省力,犁地可调节深浅,轻便灵活,犁地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春耕繁忙,不容耽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