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姜女贵不可言 > 第108章 毫无头绪

第108章 毫无头绪(2 / 3)

村民生产这些非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为买而卖。卖了钱,就可以换取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如粮食、工具等。

真正为卖而卖的只有专门从事小商品买卖的小商小贩。

他们出售的商品种类比较单一,有卖针的,有卖席的,有贩粟的,也有贩履的。多是本小利微之物。

却也不是全无贵价物品,比如糖和各类纺织品、麻织品、毛织品。

一路看下来,姜佛桑发现,这个集市上的主体其实只有三种,农人、匠人,和小商贩。

农人与农人之间、农人与匠人之间,常是以物换物、互通有无。

这种方式既简便又快捷,只需将双方劳动所得互相转换进行余缺调剂,就能维持各自生活所需和再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工具。

小商贩呢,除了售卖日用之物与村民,偶尔也需采买些东边有西边无的东西,这样倒腾来去,赚些差价度日。

譬如他们眼下所贩货物,或许就是前几日赶到其他乡市收购后,再到今日的乡市上出售。亦或者在农村集市上购买产品,再转运到城中市肆去卖。

这样农人和匠人多了生财之源,城邑居民的某些需求也得到了保证。乡市成了城乡物产交流的中间地带,小商贩们则靠着在两地之间朝资夕卖、籴贱贩贵来获取利润。

人人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售卖者,也是购买者——总的来说,纯粹的顾客很少。

也难怪陈缣娘的布匹会遇冷了。

安州是桑蚕大州,基本家家养蚕户户织锦,来赶集的农户自己家中也都有织布,自然不需花钱买别人的。

那些商贩大约也看不上陈缣娘“粗陋”的手艺,且只有一匹之量,不值得采购。

冯颢上回托人乔装成布商从她手中买的那匹布,只费了二百九十钱,比麻布价还低。

即便如此,仍是乏人问津。

陈家世代开织作,陈缣娘不会不知个中原因。这种卖梳于僧、明珠暗投的行径,她到底在想什么呢?

日头缓缓西行,光芒逐渐黯淡。

村民们开始四散归家,商贩们也陆续收摊。

不出所料,陈缣娘的布没有卖出。

从她脸上也看不出有失落的情绪,怎么来便怎么回。

姜佛桑还是喊她上车。

这一整日,他们仨好歹寻了家食铺吃了碗热馎饨。陈缣娘却是只吃了块麦饼,家中带的,早已冷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