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姜女贵不可言 > 第112章 灯下论锦

第112章 灯下论锦(2 / 3)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念完,又用浅显直白的话,逐字逐句解析给她听。

“此诗非我所作,但是缣娘。”姜佛桑诚恳望着陈缣娘的双目,“我想让你知道,你心中的苦我能理解。”

丝税高昂,还要常常面对朝廷和当地官署的横征暴敛。

君不见,天下织家何其多,真正穿罗着绮者能有几个?

蚕农织娘,可叹年年岁岁机杼忙,到头来全是为旁人做嫁衣裳。

最华美的锦绣明明出自她们之手,却为何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皇室贵胄享用?

别说缣娘,姜佛桑也一度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

陈缣娘本不信姜佛桑能懂得其中苦辛,在听了这首织妇词后,一时间竟是百味杂陈。

陈家其实已经算是殷富之家,不必像寻常织户那样为丝税发愁。却因怀璧之罪,反而要面临更高一等的压榨,苦处向谁去说,公道向谁去讨?

天家是不会有错的,贵人是不会有错的。

那就还是锦的错吧。

锦是一切的源头。

“锦本无错。”姜佛桑打断她的思绪,“人之祸,与它们无关,何必以错加之?”

那一桩桩不幸,分明始于政令、始于人欲。

“寻常百姓穿不起锦,罪过也不在锦本身。如你所说,人人罢织,让天下再也无锦,情况莫非就能改善?你想过没有,那些蚕农、那些纺妇、那些织娘,他们又将以何为生?”

陈缣娘默然良久,道:“你说得堂皇,到头来,不也是为了私欲。”

姜佛桑坦荡承认,就像她方才承认自己是为了谋财。

“我想陈氏当年的织作,也不会拒财于门外吧。”

陈缣娘下意识反驳:“我祖辈是为了将织锦技艺传承……”

对上姜佛桑明透的双眼,她终是沉默了下去。

“有人为了传承,有人为了取利,但这两者之间又有谁真正界分得清?其实也无需分太清,殊途未必不能同归。

“陈氏织作兴盛时,不仅惠泽乡里让蚕农获利,整个下陈县的丝绸都因你们家而名气大涨,寻常百姓织出的布也能卖出好价钱。

“我打算开缭作,不敢保证织妇们都能像屋檐下的蜘蛛那样由着天性自在结网,可以承诺的是,我不会把任何人当骡,会尽可能顾及蚕农织妇的利益,不管政令如何严苛,都不会有涸泽而渔的事情发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