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北唐给上阳的压力太大,上阳短暂的休整了一个月,就大军北上了。
…………北唐的南下攻势,在去年春天,就先是暂缓,然后随着四大人皇出兵,进而收缩兵力稳固防线,不敢冒进。
上阳忌惮北唐,北唐也感到上阳的咄咄逼人。
大律不想北唐一统东洲,上阳也不想。
不仅上阳忌惮,大律也忌惮北唐。
在此之前,也就是五六年前,北唐在东洲各国当中,并不惹眼,没有一项国力指标达到第一。纯粹就是混杂在其中的一个普通强国。
大约因此,北唐吞并西梁之举,没有引来大律等国的幕后插手。
大律也好,各国都不太关心北唐。说白了,那时的北唐,根本就没有锋芒,也没有让人感到威胁的獠牙。
直到,北唐吞下西梁,王策统辖北策府一战歼灭大律联军。战灵军,一跃登上九洲舞台,各国才惊骇万分的看见北唐的潜在威胁。
北策府若然并入北唐,那就太可怕了。
一旦关注北唐,各国就很快发现了北唐的潜在威胁。几年下来,北唐的种种动向,以及国力等方面,落入各国眼中,才隐隐为东洲之最。
坦白说,北唐地理优势太好了,周边除了一个不知搞什么飞机,错失大量机会的东宁,就是一个堕落的大世。如果不是有人皇,北唐甚至能弄点爆米花,欣赏东洲各国大战,然后再跳出来收拾残局。
须知,除了东宁和大世,北唐一旦南下,那就是一望无际的土地,直到撞上上阳才会有能阻止它的对手。
可其实,上阳也好,大律也罢。各国最忌惮的,最发毛的,也最怕发生的事,就是北策府和北唐联手,甚至并入北唐。
至今,陆续赶去罪州,投效北策府的文人武者不少。北策府也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参与人皇大战的搅局者。
为何?王策的某一个绰号是“小飞仙”。飞仙的历史,说明王策一旦把武道和心相双双修炼到某个地步,就有抗衡人皇的实力。
王策,战灵军,纪千败等八大武帝。一旦并入北唐,哪怕只是联手,那北唐会一跃成为大律一统道路上,最强大的拦路虎,没有之一。
实际上,北策府若然并入北唐,影响力会让大律都抓头皮,并暴跳如雷。
好在似乎所有线索,都指明王策自立为王的决心很坚定,暂时没有和北唐为伍的打算。
从北唐升迁他王策为西北路大统领后,王策只去过西北路一次。唯独一次。
大律百万大军南下,一路不敢说是望风而降,却也堪称势如劈竹。百万大军,与其说是在进行战争,倒不如说是花了更多时间在赶路上。
东洲,上阳大军北上,也是势如破竹的直奔北部,明眼人都知道,上阳大军针对的是北唐。
…………暴风雨来临。雷电交加,为白天蒙上一层黑纱,宛如傍晚时分。
王策一行三人没敢在这时跟天上扭曲的银蛇雷电叫板,不敢飞行挑衅老天爷。
很多前辈,都会告诉你最好不要在这种天气下飞行,以免装逼被雷劈。虽说大多数雷电,都破不了护身罡气,可也不是绝对的,架不住那少数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