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于舍得回来了吗。”
唐帝低沉的声音响起。
说是御书房,作为皇帝消遣办公的某一个地点,也会用来召见臣子,其实是一个颇大的地方,说是大殿也不为过。
空荡荡的大殿四周,是很多古色古香的朴素书架,上边有很多书,也有很多的卷宗资料等等。
唐帝正在一名年轻太监的伺候下,伏案处理国事。与十二年前相比,除了发色更白,脸色更苍白,身子更显得孱弱以外,也并无太大的变化。
王策忽觉好笑。十二年前,就有很多人认为唐帝大约没几年好活了。
结果,一个不小心,唐帝就又相当淡定的在皇子的期待中活了十二年。王策好奇,不知道十二年后的今天,是不是仍然有很多人觉得唐帝没几年好活了。
埋首在卷宗当中,唐帝头也不抬:“朕还以为,你永远不肯回北唐了。”
王策洒然,向那名修为不错的年轻太监勾手指:“你,出去。记住,你没看见我。不然,我的消息若然泄露,莫要怪我砍了你的脑袋。”
年轻太监俨然就是唐帝为下一代皇帝,或者下下代皇帝栽培的贴身太监。武道天资出色的他惊怒不已,正要出言叱责,却见唐帝挥挥手:“按他说的办,出去。”
王策气焰可谓跋扈,居然对皇帝的贴身太监下令。年轻太监懵住了,夹着尾巴没敢吱声,果断退下。
唐帝继续伏案,低沉道:“朕待你,如何?”
“空前绝后。”王策不否认。
十二年前,他不过是十六七岁,才加入两衙不过一年,就已经身兼几个实权总领参领的位置。放在北唐,堪称空前绝后。
其后,他人不在北唐的情况下,唐帝不惜和臣子对着干,也多次力排众议的升迁他。甚至为了升迁他,而暂时设立了“路”这一级别的军事单位。
五六年前,他王策人不在北唐,就是西北路大统领,是两衙指挥同知。这是何等耀眼夺目的身份和地位?
去年,更加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把他王策升迁为大都督,兼任两衙指挥同知。相当一个大军区的最高指挥官,以及国安和总参的副部长,顺便执掌了“龙组”。
放在任意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家,都绝对是不可能出现的任命,不论再信任的心腹,也绝对不会,除非皇帝脑子被门板夹了八百遍。
如果王策真的有意上任,至少在北唐,那是绝对的权势熏天,足以一手遮天。
如果这种任命,出现在任意一个国家,那只能说明皇帝至少想杀你八百遍。放在北唐,放在王策身上,却并没有这种迹象。
唐帝猛然咳嗽起来,一边咳一边压抑怒气:“那么,你来告诉朕,你为何要一去十二年,朕如此宠爱你,你为何却是不肯回来帮朕!”
王策耸肩摊手:“我怕,陛下,你越是如此,我就越怕。我这人,向来怕死得要死。”
唐帝不知是讥笑,还是苦笑,在奏折上批示了一下,缓慢道:“如此说来,朕信任你,重用你,升迁你,反倒是做错了。”
王策神色浅淡:“陛下有心了,我不敢不领情。”
唐帝沉默一会,再批示一份奏折,放下毛笔:“你是朕的亲外甥,不论你做错什么,朕会原谅你。不论你有多少不满,不妨告诉朕!”一顿道:“莫要忘了,朕是你的亲舅舅。”
“不满是有的。”王策笑了笑。
唐帝揉揉太阳穴,徐徐道:“莫非,你真的相信你的母亲,是被朕杀的?那是某些人的诋毁,你岂能相信。”
王策哑然,放声失笑:“陛下,莫要扯这些乱七八糟的了,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今次我来,是要答案!很多个答案,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