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宁没有太多父母离世后在大伯家受苦的记忆,她的记忆里更多的,是被家人爱护的时光,所以她的自我仿佛与生俱来,合该如此。
林歇的任性却带着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克制与尝试。
似乎只要遭到半点的拒绝与冷落,她便会立刻收起这一切,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只因为那样才是最安全的。
没有欲求,就不会不满,不会难过,不会失望。
和林安宁一模一样
怎么可能,那整整十一年的差距,才不是这短短几个月的宠爱就能横跨的。
每当发现这点,夏衍就会想要对林歇加倍的好,他相信总有一天,林歇能变得不再需要以谁做参照物来证明自己幸福。
第二天,林歇高高兴兴地换上了院服。
她还特地叫三叶去偷偷看过了,确定了林安宁今天穿得院服是那件鹅黄色的长袄,还梳了一个看起来略有些稳重的发式。
佩带的首饰则是生辰那天,林渊送的镶嵌明泪石的那套。
林歇也有一套,但是她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自己和林安宁打扮得完全一样,免得叫人起疑。
她叫半夏给自己换了那套坠着珍珠的首饰都是浅色,乍一看也看不出来太大差别。
出门时林歇还特地晚了片刻,免得撞见林安宁。
林歇总觉得自己这模样若是被林安宁看到了,林安宁必是要回去把衣服发式都给换掉的。
半夏只把她送到了书院门口,就满脸不开心地坐着马车回去了。
书院门口,夏夙早早就得了夏衍的指示来接林歇,并把林歇带去了她负责修检以防出意外的那块场地。
就像夏衍所说,夏夙和她一样不愿撞倒自己不想见的人,因而她特意去要了块极少人会特意来观看的场地。
会来这里的,基本都是参加比试的学生的家人亲友。
只是夏夙躲得再好,也躲不掉特意找上来的人。
第一个找上夏夙的是一位身着宫装的嬷嬷,嬷嬷身后还带着一队宫女,手上拿着不少的东西。
都是给夏夙的。
因怕夏夙赶人,嬷嬷一来那些宫女就速度极快的把东西都放到了桌上,丝毫不给夏夙拒绝的机会。
夏夙气急败坏,奈何嬷嬷早就习惯了,还像模像样地说这些是太后给自己外孙外孙女也就是夏衍和夏媛媛的,只是大比期间书院人多,她找不到人,只能让夏夙代为转交。
这番说辞让注意到这边动静的人都恍然大悟。
就说呢,宫里的人为何会给寄住在将军府家的堂姑娘送礼物,原来是送给将军府三少爷与嫡姑娘的。
可他们也不想想,既然是宫里来的人,书院怎会不郑重对待,找两个学生罢了,何须他们亲自去找,自然会让书院里的先生学生帮忙去找,又怎么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
夏夙黑着脸耐着性子和嬷嬷说话,心里冷笑我就静静听你扯。
等把嬷嬷送走,夏夙思量着该把这些东西扔哪,第二位不速之客便来了。
“夏夙姑娘”
好烦啊
夏夙猛地转身,满目冰冷地看着不知何时出现的康王。
康王的长相与君鹤阳很是相似,不过更加成熟一些,言行举止更加稳重一些。
康王对上夏夙的眼,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还笑着说“果然是你,真是巧了。”
夏夙皮笑肉不笑“康王您昨天也是这么说的。”
康王被怼了也不尴尬,反而觉得有趣极了似的,还看向夏夙身边的林歇,“咦”了一声“这位是侯府家的二姑娘可是不对啊,我先前见你还在靶场,怎么一下子就到这里来了”
林歇一脸淡定地朝着这位行礼,正准备解释,就被夏夙打断,而夏夙对待康王,也真是半点都没有对待先前那位嬷嬷的耐心“和你有关系吗”
说完,她就拉着林歇走了,林歇跟着夏夙,脚步不停,只因她总觉得原地再待下去,没准还会遇到皇帝。
就像那位宫装嬷嬷所说,书院里的人真的很多。
与来来往往的人擦肩而过的时候,林歇还能从他们口中捕捉到夏衍的名字,有赞叹的,也有眼红的,更有人会拿他与其他书院的风云人物做比较。
听说还有人因他们谁更厉害而起争执,言辞之激烈,就差没动手打起来了。
走着走着,夏夙突然停下脚步,林歇有了前两次的遭遇,莫名就有些慌“怎么了”
夏夙满是狐疑“我好像听到有人说,夏衍在面前和人吵起来了”
林歇听后也是不敢置信“你说夏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