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山旮旯里的爱情 >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2 / 3)

“显贵书记,完们(完们)把有些事儿放到一边,暂时不替(去)想。而今(现在)开始问询。”王仲漾社长的话,打破了死一般的宁静。

“显贵书记,蔫们(你们)开垦的狮山界乃座(那座)荒山,面积有好大(面积有多大)?搞了(干了)几年时嗝儿(时间)?”

“完们(我们)开垦狮山界荒山,面积是亩,彻底完工是两年时嗝儿。”显贵答道。

“么得?两年时嗝儿?不可思议。”

除了王仲漾社长,众人大吃一惊。快九千亩的荒山,玉湖坪大队的劳动力只有两千多一点,不可能完成。再说,除了狮山界,还有那么多的水田、旱地、林山,已经建成的那么多红旗渠、机耕道、拦水坝等等,实在是不可思议。

“蔫(你)对狮山界的亩积(面积),就乃么(那么)肯定吗?”张翔华副社长问道。

显贵点点头,说:“整座大山,完们(我们)先后两次丈量过,一点儿都不会多,一点儿也不会少。”

“蔫(你)就乃么(那么)肯定?”汪正鹏说。

“是的,肯定。”显贵说。

“显贵书记,蔫们(你们)大队把粮食分到社员群众手里,是按什么办法分的?各家各户又分得了多少粮食?”庹施云问道。

“大队和生产队,先以各个生产责任组为单位分粮,再由各个生产责任组拿上本组的粮食总数,除以组里的总人口,求出平均数。然后,生产责任组按各家各户的人口数,乘以组内平均,最后得出各家各户应得的粮食总数。”显贵坦白地交待着说。

“没搞懂(没听懂),转晕哒(晕头了)。”陈元宏说。“能不能举个实例搞明白一哈(一下)?”

“好哈(好啊)。”说完,显贵就开始举起实例来:

假如我们生产责任组,今年收割到一万斤粮食,全组有20人。在分粮食的过程中,第一步,按照四、六分成法,上交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四千斤粮食。第二步,责任组将剩下的六千斤粮食,除以总人口20人,人平就是300斤。第三步,就是拿上人平均数300斤,乘以家庭总人口,所得的积,就是该家所应分得的粮食数。

显贵说:“不晓等完歹么港(不知道我这么说),蔫们(你们)听明白了么(吗)?”

“蔫(你)港得(说得)很详细。明白了。”众人说。

“歹个分法(这个分成办法),是乃个(哪个)想到的?”庹施云问道。

“是完(是我)。”显贵不假思索地说。

专案组的成员们,各个觉得显贵太厉害了。至于只用两年时间,做了那些事儿?是怎么做的?根据张副县长的指示,以调查取证组实地暗访、调查的依据为准,他们也就不展开问了。

“大家还有乃些(哪些)要问的么(吗)?请继续问。”王仲漾社长说。

“显贵书记,完问哈子(我问问),当初蔫是乃们就想到歹个分成法的(当初你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穷!”显贵说。

接着,显贵把发现这座几乎被人遗忘了的荒山,到连开三次大型会议,再到如何激发社员群众的斗志,然后,全大队社员怎样晚上开荒、播种和管理,最后获得全面积丰收的过程,给问询组的全体成员,说了一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