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拼死回顾了之前7字的内容,检查有无剧情遗漏,好痛苦啊,我不喜欢看自己码的文
于是今天还是只码了这么点,孩子们不会骂我吧~
我觉得字数多不代表肥,有进展才代表肥,于是我这章其实很肥,嗯嗯~就这么自我催眠一下吧谁都不许说我没信用啊,好吧我是没信用~
:文案上已写哦。(w-w-xs.c-o-m)因为老丙更文速度太快了,一下子快要到8字了,嗯嗯~于是今早编辑说后天入v,明天不更新,我这个从来都是无存稿的裸奔人士明天要存稿,也不知道后天能更新几章
至于剩余字数多少,我心里没数啊。开坑那天是一时冲动,当天码了两章直接就发了,脑子里构思了开头、主线和结局,中间所有的过程都是我跟着感觉,引导剧情朝期望的方向发展的,也许前文有些慢热我也不知道后面能否快起来,主要是能能比较难搞,冯叔叔比较艰辛,总不好真的来个强上吧,那就犯法啦~所以孩子们别着急,会精彩的啦~
还有我这文冷,请大家支持正版,因为目前还没有盗版,哈哈哈哈~
以后基本日更,不能更新会提前请假,不能保证每天都下午六点前发文,因为我尝试了两天,发现盯着时间码文的感觉太不舒服了,我要顺产,不要破腹产啊~
南江周边城镇多如诗画中所述的那般,乌瓦白墙,小桥流水,三月的绵雨中油纸伞遮住石板路的那一抹青苔。
四合院在这里并不多见,周能难免好奇,东张西望却又不敢太明目张胆。沈国海介绍说:“这屋子旧了,可有些年头了。你看边上那一带都造了小区,就我这周边儿还是乱七八糟的小平房。”
来时周能经过“致金辉煌”,欧式风格的小高层伫立在略显乡土气息的城东,的确有些格格不入。但又不得不承认,城东的鸟鸣和日照下的山水,远胜过乌烟瘴气的闹市区。
沈国海接着道:“你以后十点到这里就行了。我一般早六点起床,到市心公园晨练后再慢跑到南湖,有时候可能就在南湖大酒店办公,到时候我会给你电话,所以你不用提早来。”
周能忙应声:“好的,沈老师。”
沈国海最新撰写的著作字数上达百万,他最大的怪癖就是喜欢手写,有时候用钢笔,浑厚力道撰入纸下三层。有时候用毛笔,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因此为他校稿实在是一份苦差,手写的字体虽然赏心悦目,许多却是旁人认不清的,向沈国海本人讨教多了,他便会认为你愚钝不可教。耐着性子自己琢磨着辨认,耗时又长,且还要一一输入电脑,工作量多过他人三四倍。
周能平日就爱看书,家中纸书堆成了小山。她喜欢方块字跃在纸上的模样,何况如今在自己面前的不仅仅是四四方方的油印行楷,而是自成一体的大家书法,因此,她并没有觉得工作艰巨,反而为自己能每天阅览珠玑文章而暗庆兴奋。
四合院远离都市喧嚣,背靠丘峦,少了车鸣后,雀鸟吟唱声尤为明显。周能埋在宣纸中抽离了凡人困杂,再抬眼时,远处暖阳已没了半截在连绵绿色下,红晕似要簇起山中墨色。
沈国海微微扫了眼周能奋战一天的成果,点了点头也不做评价,指了条避开施工的道路便让周能下班了。
胡晓霞在家中候她,一见到周能便让她抒发感想,周能思忖道:“这不像是工作,我完全没把它当工作看待,沈老师写的书可好看了,而且他家环境也好,我在南江呆了近四年,居然从来没有去过城东,实在太可惜了”
冯义母亲在旁笑道:“看来这工作不错,还真没给你白介绍了”
胡晓霞听罢,忙说:“对了,我们是不是该请大哥吃顿饭谢谢他没他的话,沈国海的助理哪里这么好应聘的。”
周能下意识的便欲脱口“不要”,话到嘴里及时咽了回去,悻悻的应了一声,又忙扯开话题说起了别的。
饭后胡晓霞拉了周能回房,将甘宁泉交给她的纸袋递了过去,“你哥哥一大早送来的。”
周能怔怔接过,打开纸袋看了看,全是家中常备的药,心里又揪痛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