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取土后,洪象都捻起在鼻子下闻着,洪羊和古顺子也在旁边不断轻嗅。
一个盗洞打完,洪象闻了闻最后一堆土后对李道长道:“不是这里。”
出师不利,李道长也习惯了,摸出罗盘继续向前走着。
他们换了三个地方,打了三个盗洞,又用了将近1个小时,一行人还是一无所获。
看着洪象在把土往回填,李崇拽住古顺子问道:“古爷,这得找到猴年去啊?”
在李崇看来,这就是普普通通一座矮山,怎么就扯到陵墓了。
古顺子安抚道:“小兄弟莫急,找墓原本就很麻烦。不过呢,我们已经事先收到消息,证明这一带确实有墓,你看李道长挑的位置,就知道我们并不是在碰运气。”
位置?
“这位置……还有讲究?”
李崇狐疑,一直没开口的秦昆忽然道:“三阳拂面,万物生辉。七星照顶,蛟龙抬头。那三个盗洞,是这条山脉的龙头、三寸、七寸,而且每个地方都没林木遮掩,直面旭日东升,确实有讲究,而且贴合草原习俗和汉家风水。”
古顺子讶异地看向秦昆。
冷漠寡言的李道长忽然来了兴趣:“你懂三星九气?”
三星,指的是紫薇、长庚、天狼三星。
九气,是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九气。
紫薇就是北极星,长庚是金星,也叫太白星,而天狼星自古就有恶星的记载。
这三颗星辰,是李道长一脉的星象参考。
在天参星,在地寻气。
李道长寻气脉的方法和秦昆阵字卷记载的还不一样,‘阵字卷’有写山在地上行,气在地下走,气乃无形之物,而李道长一脉秘法以黄帝内经素问为寻气之法,‘素’为本源之物,‘问’是黄帝和岐伯的问答,素问原是医理,却千百年来被被李道长一脉纳为诊地脉的风水旁门。
“三星九气……阴阳秘术?”秦昆忽然问道。
李道长点点头,眼睛一亮:“正是。”
秦昆对着李道长道:“我听过,但是不懂。只不过略知一些风水。”
此刻最惊讶的莫过于秦昆了。
三星九气阴阳秘术……记得没错的话齐红妆得到了这一法门。
李道长怎么也会?
姓李的……跟三坟山的实验有关系吗?
李道长听到秦昆解释后有些失落:“原来如此。风水之术原本就是殊途同归,阁下年纪轻轻便精通此学,想必师门传承并非籍籍无名之辈吧?”
“微末伎俩,没什么传承。此术得自茅山某位道爷之手,钻研数年也只是小有所成,谈不上精通。”
听见秦昆所学是得自茅山,李道长便再没发问了。
秦昆说的谦虚,期间古顺子几次开口,准备介绍一下秦昆的身份,让大家正式认识一下,但话到嘴边还是咽回去了。
秦昆乃秘门中人,此行和他们下斗已是破例,身份还是遮掩一下的好。
关于秦昆的捉鬼师身份他只说给儿子古成功知道,两位师弟只是听说这位爷独闯桥岭古玩的事迹,对秦昆捉鬼的本事并未听师兄细说。
只是三寻墓室未果,李道长见到秦昆也通晓此道,便多问了一句:“那以秦爷的眼光来看,这座山还有没有找下去的必要?”
是请教,也包含探寻。
秦昆沉吟起来,半晌没说话。
气氛冷清,古顺子打了个哈哈道:“李道长别难为秦爷了,秦爷与我们来此是义举,他真正的本事不在此道。”
“原来如此,是贫道唐突了。”
几人准备动身返回时,忽然,秦昆开口道:“如果这里真有墓,而且效仿汉家下葬的话,道长不妨在龙背找找。”
作势欲走的李道长止住脚步。
龙背?
“会有人下葬到那个位置吗?”
“如果特别精通风水的话,不会,因为那里根本不是什么风水宝地。而且这座山的风水也不好,这是独山,独山不宜下葬。因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而且这不光是独山,还是童山!”
洪羊捏着胡子好奇道:“敢问什么是童山?”
“就是很小的山。”
李道长插嘴回道,然后看向秦昆,“秦爷是说,选址的人并不精通风水?”
“那也未必,但草原上要以风水术选址,恐怕没几处合适的。如果加上当地习俗的话,那龙背无疑是最合适的。”
草原丧葬,亡者以死后侍奉‘长生天’为殊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