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里面有人家办酒席,他们应主人家的帮忙请求,去帮忙去了。”,苏婉儿解释道。
农村办酒席,街坊邻居,沾亲带故的亲戚朋友基本都会到场,很是热闹。
同处一个寨子,办酒席基本上都是互相帮衬,我家办的时候你家帮我,你家办的时候我家帮你,也算是邻里间的一种人情交际。
此时办酒席并没有监管,乔迁新居、老人过寿、孩子满月、剃头、红白事等,基本上都可以办酒席。
此时已经是秋收以后了,酒席也比平常多,在此之前,苏父苏母苏晓磊,已经帮了好几台酒席了。
今天他们去帮的这一家,是乔迁新居。
彼时,大量的农村人口都留在农村务农,每逢那家办酒席,都是相当的热闹。
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难得的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小孩子们也很热衷,因为办酒席可以吃到好吃的,还有好多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后来,随着国家发展,大量人口流出,到后世,农村的酒席再不复往日热闹的光景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后世,酒席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很多人借酒席之名,收取礼金,导致滥办酒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国家出手整治之后,红白事才能办酒席,酒席的数量少了,致使原本就不热闹的酒席,到后来,仅仅是人情间的往来。
后世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再是像此时一样,只能在酒席上才能吃到好东西了。
越来越多的人,都只是基于人情,把礼金送到就行,去都懒得再去了。
苏父苏母苏晓磊不在,江山倒是自在多了,该吃吃该喝喝。
一天时间也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晚上。
苏婉儿刚准备做晚饭,门外却响了敲门声。
打开门,是一个衣着朴素的大婶。
“婉儿,你这回来了,怎么也不上我家去坐坐啊。”
苏婉儿明显是认识的,杨大婶,从小看着她长大的。
杨大婶和苏婉儿家的关系,一向不错,今天就是她家办酒席,所以苏父苏母苏晓磊,全家出动去帮忙。
足以看出两家的交情。
“走,上我家去吃席。”
聊了一会儿后,杨大婶热情的邀请苏婉儿去吃席。
她这一趟,就是专程过来请苏婉儿的。
苏婉儿客套推辞,但实在推辞不过,就应承了下来。
江山作为一个外人,本来是不想去掺和的,但杨大婶顺道连他也邀请了。
“我一个外人,不合适吧。”
“你怎么是外人呢,你是我男人,收拾收拾,去吧。”,苏婉儿拉着江山的手说道。
简单收拾一下之后,江山就和苏婉儿一块儿出发了。
现场人很多,十分热闹。
整个院子里摆满了桌子,已经要开始吃饭了。
大人们在边上嗑瓜子聊天,小孩子们则是在一边做游戏。
跳皮筋的,跳格子的,还有丢石子的,老鹰抓小鸡的,玩得特别开心。
“妈妈,我也想玩。”
看着这些年龄相差不大的小伙伴,萌萌也被勾起了兴趣。
“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