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立掷地有声的,和江山撇清关系,划清界限。
“我们都是华夏后裔,蛙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领土,称你一句同胞,理所应当。”,江山正色道。
“大陆是大陆,蛙岛是蛙岛,两不相关,别舔着脸往我们蛙岛上靠。”
郭台立满脸高傲,在他看来,江山和蛙岛攀关系,是在往脸上贴金。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如今蛙岛与大陆,经济发展上的天壤之别,是分不开的。
70年到90年,发达国家因为人工生产成本日益上升,便把很多过剩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进行生产。
趁着这股东风,蛙岛吸收了发达国家的大量产能,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其他三个地区,被并称为亚洲四小龙。
仅是70年到90年这段时间,蛙岛经济总量,直接暴增了几十倍,其一路高扬的经济曲线,在全世界都异常耀眼。
当然,除了经济上富足,看不起此时还比较贫困的大陆外,蛙岛常年实施的三不政策,也是一重大推手。
抗战结束后,蒋光头被打退到蛙岛。
靠着白头鹰在背后撑腰,蒋光头一直贼心不死,寻找时机意图****,频频在海岸线上制造摩擦。
还派遣了大量间谍渗透大陆。
而这之后,华夏先后陷入三八战争,援猴战争,国内又出现三年灾害,外忧内患,情况很不乐观。
这个时间段,蒋光头自以为找到了战机,发动了一场小规模的军事行动。
但最终战果是,尽管大陆内忧外患,但对付一个小小蛙岛,还是绰绰有余的,蒋光头派出去的军舰,被打得全军覆没。
至此,蒋光头收起了不切实际的反攻意图。
但他放弃了反攻,可不意味着蛙岛会被收服,于是乎,蛙岛推出了所谓的三不政策。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简而言之就是隔离起来,不允许两岸之间来往,煽动两岸对立。
在三不政策期间,蛙岛跻身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取得耀眼成就。
经济总量,一度高达大陆的百分之四十五!
人均gdp,更是碾压大陆。
90年,大陆人均gdp也就三百多美刀,而蛙岛,已经达到了八千多美刀,人均是大陆的二十多倍!
已然快步入了发达国家的标准。
在当权者的刻意煽动,以及巨大的经济差距下,蛙岛民众,普遍看不起大陆人民,甚至是歧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