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邓公提出了适合国内国情的经济发展理念,但要想把理念付诸于实践,并取得成效,可不是容易事。
为此,国内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听取一切能起效的意见。
而很明显,乃至是邓公,都觉得江山的意见是很有建设性,可以听取。
这才有了今天,请江山来钓鱼台一叙。
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一直都是国内的优良德行。
诚然,江山近两年以来,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其耀眼的成就,但放眼整个国家的话,他觉得,他的眼光还不够高。
所以,江山只是给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并没有侃侃而谈。
至于自己未来的商业规划,他也没有藏着掖着,全部向邓公和盘托出。
顺带着,把他对互联网建设,所需要的支持,都向邓公提了出来。
邓公一生坎坷,为人民鞠躬尽瘁。
而江山,他除了是一个拥有多家公司和诸多产业的有钱人之外,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
“小伙子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对于江山给出的针对性意见,邓公赞许之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邓公听得出来,相比起那些说来说去,通篇都是为了自己牟利的企业家,江山明显是有大格局的。
此等大才,怎能不成事。
“你放心,你提出的要求,我们都会尽力满足的。”
“这段时间以来,你做出了那么多的突出贡献,也该轮到我们回报一下你喽。”
邓公说着,当即就拍板了,全力支持江山。
并很快草拟了一份红头文件。
“具体的事宜,到时候都会吩咐执行下去的,你只管放开手去做就好了。”
邓公对江山是器重且放心的。
他老人家很清楚的知道,江山所做的这些,除了能为江山带来巨大的财富之外,也能带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你一个人呐,抵上万个干部啊!”
邓公夸赞道。
从提出经济改革,到现在为止也有好几年了,总体进展虽是不错,但自从江山出现以后,就像是按了加速键一般,成效陡然提升。
也因此,邓公才这般夸赞。
“邓公过奖了,要不是有那些前辈付出无数血汗打下的基础,我也不会这么顺利。”
见江山如此谦虚,邓公更是赞赏有加。
“你不同于其他人,不少人踩着时代的红利,发了财,从来不会觉得,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赋予了他们财富,只会觉得,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