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难得看到麒麟儿当场做诗词啊,怎么会不想凑上前去看看。
弘治皇帝啧啧的看了一会儿,萧敬轻咳了两声他才回过神来。
“诸卿也来看看吧!难得麒麟儿当场作赋,朕这也是第一次看他提笔写诗啊!”
说着,便摆在了御桌子上。
几个大臣早等得不耐了,哗啦啦一下凑上去看着仔细品咂。
“啧啧啧……‘怜子如何不丈夫’此句,当出于《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赵太后篇吧!”
刘健捻须而笑,摇头晃脑的道。
“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谢迁亦笑着道:“於菟当出于《左传》,《左传·宣公四年》有‘楚人谓如谷,谓虎於菟’之句。”
“此‘知否兴风狂啸者’应取自《易·乾·文言》‘风从虎’之意……”
李东阳也凑上来,笑着颔首。
而作为此诗现在的作者张仑,则是保持着不失礼貌的微笑躬身作揖。
因为他纯粹就是抄能力啊,这首诗作者是人家周树人大大的!
里面的知识点那也是人家周树人大大的,跟他有个鸡毛的关系。
所以,三大学士如此饱学之士在点评的时候,他只能是保持矜持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好在张小公爷生了一张漂亮的脸蛋,再配合上商务交往中锻炼出来矜持谦虚的表情。
这就让三大学士还有两位六部尚书觉着,人家麒麟儿也不狂妄嘛!
你看看人家现在多矜持,多低调啊!
学士和两个尚书此时便开始寻思,自家亲眷里面有没有待嫁之女。
这麒麟儿今年十四了罢?已是到了成婚的年纪了呢……
“诸位大人,小子每见邸报总欲品评一番。”
张仑继续矜持的笑着,轻声道:“家中弟子亦言此举可为国策辅,是以新创一邸报曰《帝国时报》。”
“《时报》上多出小子于时事看法,也刊些许诗文、话本!届时将定期刊发。”
三大学士、两位尚书都笑着拱手说到时候一定寻来,细品麒麟儿著言。
张仑则是脸上笑着,作揖称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