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们完全诟病不得张小公爷、诟病不得弘治皇帝,最大的原因便是在于秦地救灾回来后。
张小公爷献上的那柄罗伞,和他自己身上所着的那件袍子。
有此二项,谁还敢诟病他们半句
“儿臣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堤之上,不敢懈怠”
这些话,说的朱厚照自己都有些哽咽了。
他虽说是没心没肺,但不是傻子白痴。
那些日子在大堤上忙活还不觉着,但走下来后才生出感慨。
真的是不容易啊
溃坝不下十次,几乎每次他都是顶着浪头扑上去的。
当时还不觉着有甚,但此时回想不由得心有余悸。
稍微不慎,那便是粉身碎骨
“幸得父皇庇护,百姓幸甚灾情褪去,民心未散”
眼见朱厚照说着,转身抬手让刘瑾将那只巨大的长条盒子给抬了上来。
激动的刘瑾赶紧一摆手,让张永随自己一并将这盒子从殿外抬了进来。
熊孩子如今脸上不见半点玩闹神色,有的只是庄严与肃穆。
缓缓的将盒子打开来,将里面那杆旗纛双手抬出
“呼啦”一下,这巨大的旗纛在这恢弘的大殿内迎风展开。
熊孩子似乎又回到了那一天,那些为他送行的百姓们簇拥着他的那一天。
眼见朱厚照“咚”的一声将旗杆狠狠的敲在金砖上,单膝对着弘治皇帝拜倒。
“此旗纛,为四省百姓、百万子民以指尖心血染丝绣成”
“儿臣归来时,四省百姓沿途相送不肯儿臣下车,拜送儿臣归京”
说到这里,朱厚照缓缓抬首。
却见他的眼眶有些发红,声音亦在发哑。
“此旗纛,凝着乃我大明百姓之心聚者,乃我大明子民之意”
“儿臣幸甚有父皇如此,可让儿臣亲眼所见、亲身所鉴,何为民心、何为民意”
“苍天不可欺,百姓不可负父皇深意,儿臣已然铭于心头不敢忘”
“归来时,四省诸百姓遴选贤德乡老,郑重将此旗纛交予儿臣”
朱厚照说着,摆手让萧敬下来扶住旗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