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觉得换了自己,应该没办法做到安知鹿这样游刃有余。
“这?”等看到江陵方面的最新军情,五皇子的面色就又马上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五殿下,怎么了?”贺海心一群人也很欢迎五皇子到来,对于他们而言,五皇子首先足够聪明,能够轻易的发现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微末节之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五皇子有一点是所有人都不具备的,那就是他特别了解太子。
在太子被废之前,太子一直是他生存的最大敌人,所以在过往很多年里,他无时无刻都在观察太子,都在提防太子。
“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五皇子苦笑了一下,道,“我怎么觉得太子和安知鹿这两个人有点取长补短,都在照着对方学的意思。”
“请五殿下指教。”一群人马上虚心问道。
五皇子便如实说出自己心中感受,“安知鹿这边且不去说他,感觉太子有些举措,他就是照抄,主要是太子这边,太子这人即便礼贤下士,也是高高在上,只是暗中支使好处,而且他这人一直喜欢那种不露面就运筹帷幄的高人风范,他一直不太喜欢和粗鄙的武夫打交道,但现在按着军情,他居然搞起了身先士卒,时刻和这些军士混在一起了。这就像是学起了幽州时的安知鹿。”
贺海心不自觉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按五殿下的推测,太子接下来还会奇袭襄阳么?”
“以前我和他一起做功课的时候,我就觉得他最擅长出奇制胜,只是后来刻意掩饰了,在兵法课上想的法子比其余人都要平庸,但除了出奇制胜之外,他排兵布阵起来还有一个特质,那就是从来不会让自己腹背受敌。”五皇子深吸了一口气,认真道,“襄阳守军较多,他的兵力不占优势,我觉得他接下来未必会冒险奇袭襄阳,而会先行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贺海心瞬间反应过来,“你觉得他会先行解决陇右和朔方调拨过来的边军?”
五皇子点了点头,“军方急调陇右和朔方边军,其用意自然是要攻击夔州,且不说这临时急调,一切准备到底是否完备,陇右和朔方现在还处在换将风波之中,原本裴氏的那些人管得好好的,现在不让干了,这里面肯定会出很多问题。太子只要乘着这时机一举重创这两股边军,那一时半会,大唐还真拿不出足够的军队来把他赶回黔州。”
“夺取襄阳虽然可以进一步控制洞庭湖水域,但战线拉得太长,接下来还是要面对防守问题。但痛击了这两股援军,恐怕接下来数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后顾之忧。”贺海心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若是换了我,也会这样选择,只是现在太子账面上,是没有什么军队足以对付这两股边军的。这两股边军哪怕有换将的问题存在,但毕竟是百战之师,真正的精锐,战力和地方上的那些守军截然不同。”
“走一步看三步的能力,太子绝对是有的,哪怕是我,都要考虑到陇右和朔方的边军什么时候能调过来的问题,太子绝对不会犯这个错误。”五皇子认真道,“他在闪击夔州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将对付朔方和陇右这两股边军的力量准备好了。不然他在黔州起兵时的兵力,也不至于这么寒酸。”
……
寒风卷着雪粒子抽打在姜简的脸上。
这位老将抬手抹去眉睫上的冰霜,他带着的布手套和额头碰撞竟是发出咔咔轻响。
前军突然响起尖锐的响箭嘶鸣声,他微微眯起眼睛,举起右拳,身后大军如潮水止步,铁甲的震鸣声也如潮水般响起,接着消失。
“大帅!”
前军一名副将驱马狂奔而来,“前方两侧山脊发现敌军,各有三四千之数,除这些敌军之外,方圆数里之内,并未发现敌踪。”
姜简灰白的眉毛拧成结,他看着前方被薄雾笼罩的山坡,“就这地形,就七八千伏兵,想伏击我们两万大军?”
这名副将摸了摸头盔,也是一脸难以理解的神色,“要不我令人再探?”
姜简点了点头,“再探,分两千轻骑沿左侧佯攻,探探虚实。”
“遵命!”这名副将才刚刚折返,还未来得及调拨两千轻骑,一支燃着火光的鸣镝突然穿透浓雾呼啸坠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