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庙基本等于白修了,村里还是没有人去供奉。
后来村子办瓷器博览会,镇上的工作人员非说火土庙的白瓷是隋唐时候就有的,要延长火土庙的瓷器历史,还说张元只是发现了好一些的烧制材料,并非改进了白瓷的烧制技艺,要求张宪虞拆了重修的火土庙,并且把火土庙改成展览广场。
张宪虞并没有反抗,只是拆火土庙的时候,他从圈子里请了一个人过去,他请圈子里的人,把几个火土庙神像后面放着的几个瓷娃娃体内的魂魄送走。
这也是张宪虞和圈子唯一的交集。
后来村子里的博览会办得也不成功,稀稀拉拉的没几个人,也没有谈成什么大订单。
村子里的瓷器生意,一直都是半死不活。
后来村子里的瓷器,开始机械化、程序化,做出的瓷器和市面上卖的瓶瓶罐罐没什么区别,村子里的瓷器开始走量,而且基本都是销往南方。
张宪虞这种手工瓷窑开始没落,订单越来越少。
村子里其他人逐渐变得比张家更富裕了,说起火土庙村子的瓷器,大多数人知道的还是几个有钱老板的瓷器厂子,而不是张宪虞的手工瓷窑。
资料结束,姚慧慧发了一条消息:“我还在查其他的资料,也在联系当年帮张宪虞送走瓷娃娃内魂魄的那个前辈,等我找到了,让他去火土庙村找你去。”
我这才回了姚慧慧一条消息:“好!”
我在看资料的时候,也是把内容念给了廖瞎子听。
张楚一在旁边也是听得入神,等我念完,他就说:“你究竟是什么人,怎么这么快就把我爷爷的资料查得如此的详细,而且里面还有些事儿是我不知道的。”
“那个瓷娃娃体内魂魄啥的,还有火土庙的神像后面有瓷娃娃的事儿,我咋都不知道啊。”
我说:“你认识的爷爷,可能和你真实的爷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张楚一还在深思。
我继续问:“你爷爷是怎么死的,你有没有印象?”
张楚一说:“病死的,我记得爷爷去世前,人已经瘦得不像样子了,他有三四天没吃东西,喂也喂不下去。”
“他死的时候,村子下了几天的大雨,让我爷爷的葬礼都办得窝窝囊囊的,按照我爷爷的遗愿,他死掉第二天就得下葬,整个葬礼都是雨里办的,挖好的坟坑,里面泥泞得不像样子了,给坟埋土的时候,扔进去的也都是泥。”
“抬棺材的人,还有我们家的人,也都弄了一身的泥,别提多狼狈了。”
我说:“能带我去你爷爷的坟看下吗?”
张楚一点头:“好,你们跟我来吧,离这里不远。”
说话的时候,张楚一就冲着一条不能走车的小路去了。
那小路两边的杂草、荆棘很多,路上的杂草也有些茂密,一看就是很少有人走的那种。
沿着路走了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一片山岭子上的旱地。
地里面扔着去年的玉米秸秆,地里的玉米根都没有刨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