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稍稍松了口气,来到地图前一指:
“平城,井陉关和壶关有太行山之险,道路行进不便。”
“大将军可下令各关城守将,在撤退之时捣毁关城,斩树掘坑阻塞山路,以迟滞阻断汉军追击速度。”
“这三路有太行山之险,能以这样的方式阻击汉军追击,然界休关望北方向,则是一马平川,没办法阻断汉军。”
“故淮以为,在界休关一线,我们依旧需要拼死坚守,以阻挡刘备主力北上追击,为我们大部过河争取到足够之时间。”
夏侯惇轻吐了一口气,眼神中掠过几分赞许。
郭淮这小子,智谋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一道撤退方略,敏锐的抓住了关键之处,虽算不上是万无一失,却也是目前形势下,惟一可行的方案。
“嗯,如此看来,只有照你所说的行事了。”
夏侯惇微微点头,不得不认可了郭淮之策。
这时,王凌却道:
“如伯济所说,我并州军团能否顺利西撤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坚守住界休关多久。”
“可现下汉军攻势极猛,我界休关形势本就已不容乐观,我只怕…”
王凌没有继续说下去,抬头瞟了夏侯惇一眼。
他言下之意很明白:
刘备的攻势这么猛,大将军你确定能守住界休关,守到八万魏军尽数渡河吗?
夏侯惇听明白他言下之意,负手踱步,陷入了权衡之中。
思索良久,却无万全之策,只得又转向了郭淮:
“伯济,你可还有何良策,可助吾守住界休关,拖住大耳贼?”
郭淮无言以对,那份表情显示着他内心的无能为力。
到了这般地步,他显然也想不出,还有什么良策,能坚守住界休关,抵挡住汉军一日凶猛过一日的攻势。
气氛死寂。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打破了沉寂。
“大将军,阜有一计,虽算不上什么妙计,却或许能延缓大耳贼攻城,为我军西撤多争取三五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