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97章 有朋自远方来,学习交流

第97章 有朋自远方来,学习交流(2 / 3)

“你有想法就好!等你的好消息。”

其实唐泽并没有催促方唯的意思,他目前的成绩已经足够,只要等秋收再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他就能顺利的荣升县里。

问这些更多的是出于好奇。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别的事情,唐泽就离开了二队。

“小秀才,你真的不得了,居然有外省的技术人员来取经。接待工作你不要管,队里一力承担。你只要和来人好好交流就行,别让人看低了。”

郑先发感到很荣幸,不说全县,反正这样的事情在瑶岭公社还是头一回。

人家主动前来学习交流,就说明小秀才搞出来的【农垦58】三代稻种不一般,他也应当重视起来才对。

之前,大家对【农垦58】粳稻都不怎么感兴趣,但浙地来人交流学习这件事,让郑先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稻种。

或许以后可以尝试种植一下?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和大哥说了这件事。方平觉得很正常,毕竟【农垦58】初代稻种就是从浙地来的,现在育种有了新突破,人家自然要来看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二天。

方唯去瑶寨找盘莲花玩了一天,等随后浙地来人,他就没有自由时间了,从早到晚都得陪着人家。

盘莲花倒是能理解,正事要紧,她又不是不懂事。

到了日子,由孙振兴领头的一行5人,抵达了瑶岭公社下塘大队第二生产队。

“孙教授,你好!咱们有过书信来往,今儿终于见到了本人。你可比我想象的要年轻,我原本以为你和吴老一样,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呢。”

孙振兴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

方唯笑着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显得很热情。

“你倒是和我想象的一样,很年轻,朝气蓬勃。这次来的匆忙,还请你不要见怪。”

孙振国之前还想着写信告诉方唯来着,但由于此事推进的太快,接到通知他就匆匆出发,哪还有写信的时间?

再说了,寄信很慢的,就算他写了信说不定等人到了信件还没到。

大家互相介绍了一番,郑先发就带着他们安排住处。

队里安排5个人的住宿还是很轻易的,连同伙食一并搞定,孙振兴等人这些天就在队干部家里吃饭。

几个队干部,轮流负责孙振兴等人的饭食。

等大家安顿好,郑先发喊孙振兴他们去家里吃饭,顺便也喊了方唯一起去。

吃过饭,孙振兴不顾旅途劳累,非要去试验田看看。

方唯自无不可,想去看就去看呗,又不是见不得人,也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果然是【农垦58】,长得可真好!”

孙振兴等人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直接脱鞋、挽起裤脚就走进了稻田。

经过他们仔细的辨别,确认这就是出自浙地的【农垦58】稻种。但比起原版的【农垦58】,眼前的的稻子显得更加强壮,估算产量也会高很多。

“方组长,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稻种的基本情况吗?”

回到田埂上,孙振兴开始了解情况。

他们几个都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也都参与了当年的【农垦58】培育工作。对于眼前的景象他们有很多疑惑,迫切想知道答案。

当然,没有人会傻乎乎的询问具体的培育过程。

传统培育方式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的是这种稻种的详细数据。比如产量、生长周期、气候条件要求、以及水量和肥料的耗费情况等等。

“各位,由于【农垦58】在本地尚未大规模推广种植,我这边的数据都是基于试验田得出来的。具体情况如下.”

这个没什么好保密的,数据就在方唯的脑海里,张口就来。

随着他的叙述,孙振兴等人的嘴巴越张越大,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这还是他们所熟知的那个【农垦58】粳稻吗?怎么听起来像是另外一个新品种呢。

好在他们的时间很充足,很多细节可以慢慢去了解。

“方组长,我们从明天开始打算亲自测算一些数据,你看方不方便?”

孙振兴消化了一下获得的大量信息,然后提了一个请求。

方唯不在意这些,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