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方唯做了不少事情,各个生产队的道路连成了网,全部山林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开门红。
【yx-032】稻种的常规育种看到了曙光,重头戏是将陈麻子等人打落深渊,死对头已经万劫不复。
方唯决定歇一歇,不光他需要休息、社员们和知青们也需要休息,所以农闲时节就不搞什么大工程了。
“莲花,厂子最近的生产任务紧吗?”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问了盘莲花一句。
他最近也没去竹器厂巡视,还真不了解厂里的情况。
“还好吧,下半年的订单很平稳,生产任务比较好安排,基本上没有积压的订单。”
盘莲花吃了一口【辣椒炒小河虾】,突然发现自己的饭量变大了。
她其实很聪明,虽然在竹器厂上面并未投入太大的精力,但所有的情况都在她的脑子里,一点都不会错。
吃过饭,盘莲花去烧水给小宝洗澡,方唯溜溜达达出了门,去大哥那边坐了一会。
“老三,竹器厂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我让刘会计算了一下,他说厂子今年最多30万元利润,没什么大的长进啊。”
两个孩子都在外面上学,家里就剩下两口子,倒也清闲。
方唯进门的时候,方平正悠哉悠哉的在抽烟,眼睛微闭,实际上脑子里在想竹器厂的事情。
见到三弟,他就直接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才哪到哪儿?之所以你会有厂子发展停滞的错觉,主要原因就是新增订单量不够。
竹器还好说,竹家具属于耐用品,而且现在大家都不宽裕,销量自然会受到限制。
而我们的销售策略基本上都是依靠口碑效应,占有市场的速度慢,因此才会形成眼下这种局面。”
方唯上一辈子搞过销售,自然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说白了就是厂子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坐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新增订单当然少了。
不过受限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能采用的营销手段不多,但派人去更多地方主动推销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厂里没有这样的人才,能维持住就不错了。
“老三,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方平显然对竹器厂很上心,野心也比较大。
“回头去县里打听一下,要是有什么订货会,可以派人去参加。另外可以多增加一些品种,其实生产竹筷子也蛮不错的。”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一家小型的社队企业,经营上必须要灵活。
而且销售上更要主动出击,总等着人家的订单送上门,肯定发展不起来的。
“竹筷子?那是不是还要增加生产设备?可咱们这里还没通电啊。”
方平的心里一动,但紧接着又觉得不太现实。
“要什么电,手工制作呀,最多添置一些设备工具即可。咱们现在不需要太大的产量,业余时间大家都可以做。
咱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优势是原材料的优势以及手工技术的优势,明白吗?”
方唯见大哥钻了牛角尖,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家的脑门。
竹筷子完全可以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现在还远没有到上量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生产线的事情。
竹器厂除了有传统的技术优势之外,最大的优势还是原材料的优势。
瑶寨的林地里有成片的优质竹子,品种多达数种。
以前寨里只是制作一些小的竹器和工艺品,根本赚不了什么钱。与二队合作成立竹器厂之后,多了竹制家具这一项后,才打开了局面。
廉价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加上远近闻名的制作工艺,这才是竹器厂赖以生存的基石。
不要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老三,你说的很对。我记住了,回头和莲花、温工商量商量,制作竹筷子还是很简单的。”
听三弟讲了一大堆,方平茅塞顿开。
方唯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竹器厂在他的眼里,最大的作用就是安置富裕的劳动力,也能大家提供一个“赚外快”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