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在羊城买的新衣服新鞋子也带来了一些过来,给小洁和阿姐的东西都带齐了,他俩加上孙道人和斌斌的新衣服新鞋子,只带了一套。
大年夜。
方平和田桂花两口子来到了方唯的院子,两家人在一起吃了团年饭,比往年都热闹。
“唉!我这个闺女白养了,这么些年都见不着人影子,过年都不回来。”
田桂花看着三弟一家四口团聚在一起,就忍不住想起了婷婷。
婷婷自从在京城上班之后,就几乎没有回来过,每次问她都说工作忙走不开,要不就是没有假期。
这让田桂花很不开心。
方唯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能含混的回应了一句。
“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女儿工作忙离得远,不是还有儿子在身边吗?”
方平觉得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便连忙打断了自己的婆娘。
实际上他也没说错,往年不回去都是在儿子家里过年,前两天涛涛还喊他们去家里过年呢。这不因为是方唯一家来了,所以才没去。
涛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和婆娘一起陪岳父岳母过年,方平他们其实并不孤单。
田桂花也觉得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第二天。
涛涛带着小雅还有孩子来给小叔拜年,盘莲花提前准备好了压岁钱,还留他们在家里吃了午饭。
方唯一大早就接到了婷婷的拜年电话,因为是大年初一,他就没说什么,打算等回头说一下婷婷,不能因为工作而长期忽视父母的感受。
当然,他只会说一次,对方听不听他都不会再吱声。
在省城开开心心过了个年,小洁这些天虽然还在用功学习,看得出来她其实还是蛮开心的。
等过了初五,小洁就开始回学校上课,其实也就是为了高考冲刺。
方唯和盘莲花还有孙道人便一起返回了村里,阿姐依然是留在省城照顾小洁。
年后开始上班,方唯的办公室便人来人往。
前进乡模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其他几个乡也想和公司进行合作,说白了就是想把土地整体租赁给瑶岭农业。
方唯的态度是可以谈,但具体落实恐怕要到春播之后了。
换言之,这一季他并不想再扩大规模。毕竟阳山县那边的20万亩农田还没有理顺,要是再继续扩张,他真的很担心公司会“消化不良”。
阳山县突然就成为了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加上阳山农场,一共拥有土地28万亩,比新林县拥有的土地还要多。
“蔡总,你觉得派谁去阳山县坐镇比较合适?”
方唯打算派人专门负责阳山那边的生产,他打电话给蔡桐,询问对方的意见。
“支书,我觉得赵金生最合适。老赵常年在生产一线工作,农业生产经验很丰富,而且他职位刚好,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坐镇阳山,大家也服气。”
蔡桐建议派赵金生去阳山县,主管28万亩农田的生产。
方唯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放下电话之后,就和赵金生谈了一下。赵金生表示服从公司的安排,他有信心在阳山干得更好。
至于新林县这边,公司重新派了一个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过来,常年在瑶岭乡坐镇,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工作。
方唯是公司董事长,一般不会插手具体的事务,没这么个人还真不行。
二月中旬。
瑶岭农业在新林县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审议成立两个分公司的议案。
“方董事长,我不同意成立分公司。随着咱们的业务范围扩大,以后咱们可能在很多县都有农田,难道每个县都成立一个分公司?”
议案是蔡桐提出来的,但遭到了副总的强烈反对。
他认为这种管理架构效率不高,而且还会增大经营成本,得不偿失。
“那你觉得怎么办比较好?”
方唯其实也认为每个县设立一个分公司没有必要,当做一个生产基地即可。
听到副总的反对意见,他便问对方,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