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研究所的路线图只是前期的研究所需,后面还有很多环节,需要逐步完善。
这一忙活,就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方唯收拾好桌子上面的东西,带着没做完的资料回到了家里。他打算等吃过饭再继续奋斗,总之要尽快搞完。
“三哥,也不知道道长最近怎么样?”
吃饭的时候,盘莲花忽然想起了孙道人。
孙道人和家人一样,大家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少了对方还挺不适应的。
“我也不知道,等过些天有空了咱们上山去看看他。”
方唯不觉得老道会有什么问题,就他那两个徒弟肯定不敢对师父不敬。
师徒三人是从最艰难的岁月当中一起走过来的,情同父子,再怎么着老道过的也不会差。
“那行,最近你先忙你的,等你忙完了咱们就一起去观里看看。”
盘莲花点点头,便不再多言。
方唯加班几点,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做出来了完整的路线图,或者叫项目方案。他提出来的都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只要按照这份方案走下去,成功的概率很高。
作物所的同志看到这份这份路线图之后,忍不住感慨万千。
有这么一尊大神就是好啊,在大家还没有头绪的时候,清晰的路线图就摆在了面前。研究工作最珍贵的就是思路,只要思路正确一般都能成功。
这也是作物所的这些研究人员,愿意长年累月呆在农村的原因所在。
因为跟着方唯干能出成果啊,这些年已经完成了多项重大的技术成果,他们的研究能力、工资待遇、职称等等,都蹭蹭往上跳。
这种好事平时打着灯笼都难找,因此大家都咬牙在这边挺着。
这次新项目需要从作物所抽调一些人手,结果一宣布,大家都抢着报名。搞到最后还得搞选拔,要不然谁都不愿意。
与此同时,研究所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这就是背靠实力单位的好处,要是没有作物所的支持,仅凭公司育种研究所的实力,恐怕没这么快就能突破。
方唯得知以后也很高兴,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很重要的技术储备。
这玩意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过了一段时间。
蔡桐再次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南玉一号】种子的销售情况。
“【南玉一号】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直接把咱们在【玉香183】上失去的市场份额给夺了回来。而且不仅于此,咱们还在继续蚕食新凯奇的玉米种子市场,前景看好。”
蔡桐喜气洋洋的,新凯奇已经有了全面溃败的架势,他怎能不高兴?
当然,这个所谓的全面溃败是指玉米种子这一块,其他作物方面还是依然如故,没什么大变化。
“但我们的大豆却在节节败退,不得已,有关方面出台了一些保护措施,保护我们自己的大豆,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