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现在有这么个情况。现在阳山基地那边劳动力在流失,我统计了一下,光是今年就有不少于60名农工辞职。
这些人大都是年轻人,他们纷纷去了沿海地带打工,据说工资收入会高很多。虽说暂时还不会影响生产,但这个趋势值得警惕。”
正常的工作汇报结束之后,赵金生忽然说了一个新情况。
他的这番话也引起了其他负责人的共鸣,各个生产基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这个问题。
方唯听完,沉吟了一会才说道:“那你们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建议?”
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其实这种事除了涨工资提高待遇之外,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件事你们直接向公司汇报,我相信蔡总他们会有应对之策的。”
方唯没有越俎代庖,所以并未表态。
其实从改开之后,农民工这个群体就开始出现了,只不过到了这两年规模越来越大罢了。
因此,农村劳动力涌向发达的城市是一种趋势,恐怕一二十年之内都不会改变。
“好的,支书。”
各个负责人纷纷点头,稍后便离开了会议室。
晚上。
方唯吃过饭散步回来,就接到了蔡桐的电话。
“支书,劳动力流失的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但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公司是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些工资待遇,但还是赶不上他们去城里打工的收入。
实际上不要说去大城市打工了,农工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公司下属企业的工人收入。现在有很多人都想去香山进电器集团公司做事,不就因为那边收入要高很多吗?”
蔡桐没办法给农工开出太高的工资,农业和工业的人工工资水平本来就不一样。
他接到汇报之后就和公司管理层商讨了这个问题,最终决定适当的提高一些大家的工资和奖金,增长幅度不会超过20%。
“你说的没错,我们是无法阻挡这个趋势。不过,可以设定一个工龄补贴,干的时间越长收入就越高,这样的话还是能留住一部分人的。
另外,咱们各个生产基地还是要继续提高机械作业的比例,尽量多用机器少用人,也能抵消劳动力流失对咱们的影响。”
方唯肯定了蔡桐的做法,同时也提出了两点补充意见。
第一是设立工龄补贴,要让这个项目成为工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就是继续提高机械化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瑶岭农业的目标就是实现集约化生产,公司也有这个条件。
首先公司和生产基地的土地是连片的,而且地势都很平坦。其次,公司的农业机械的拥有量本就很多,现在继续添置一些机械,负担也不算重。
“支书,还是你想的远。我觉得这几个办法都很好,回头我们就落实下去。我估计,这样的话,劳动力的流失问题就不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
蔡桐听完,顿时就感到很兴奋。
说到战略眼光,他自问比人家方支书可差远了,比如像这件事他和公司的管理层,就没有想的那么深远。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便结束了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