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秦时记事 > 第166章 165却之不恭

第166章 165却之不恭(3 / 3)

秦时也高兴起来:“先将这煤粉并二成黄土,一起加水搅拌——再来一堆用三成黄土。”

王子虔也并非全无脑子,听说有模具要用,那这加水定然不能过多。

他自己往这黑漆漆的煤粉中加水,凭大力气三下两下搅拌翻铲均匀,叫秦时来看,湿度却是正正好的。

不正好也没关系,水多了加煤粉,煤粉多了加水。

两小堆量并不大,于王子虔而言,当真是顺手之事。

如今既已搅拌成了,他便又洋洋自得。

“如此可能用上?”

那简直太能了。

秦时分他一个模具,让他往煤堆里向下用力多扣两下,待压得紧实之后,往地上轻轻一顿,再一抬手。

模具中的蜂窝煤便顺畅的脱落出来。

短胖一个圆柱体,上头有若干孔洞。

看起来怪模怪样,与宫中常用的木炭又截然不同。

王子虔好奇道:

“此物当真比木炭要好吗?”

秦时想了想:“若论轻薄无烟,气味更小,自然是宫中上等的木炭要更好。”

“但木炭需炭匠开窑烧制,不管是建窑、砍柴伐木、还是烧制,都格外艰难,且木炭燃烧时散发的热量更小。”

而这煤粉么……

如今开采毫无压力,最费的也就是挑选其中杂物,成本能压到极低。

再来,如今秦国国土面积并不算大,只二三百万平方公里,其中又有繁华处与人烟稀少处。

而繁华处都有驰道,大多离几个大的露天煤矿开采处也不远,如此,成本就也高不出太多。

只需在乡县设立专门买卖的机构,跟随独轮车一起推广,便是穷苦百姓攒下三五个秦半两,说不定也能推回去半石或半车。

配上随处可见的黄泥——宽裕了就少放些黄泥,实在紧凑,多放些也勉强能用。

再有陶土匠简单做个陶土小煤炉,或连陶炉也不做,用炭盆,或直接就那样烧起来……

在这寒冷冬日,总能叫人看到生的希望。

来啦!隔壁宋檀见!

【却之不恭:《孟子》“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意思是多次拒绝别人的好意,就显得不恭敬啦。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盛情难却的回应】

烧煤时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再写。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