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与百越一战,因碍于六国未定,大军只盘桓一年有余便撤了回来。
说打下某处……那其实也不算。
只是南海象郡和桂林郡等,都有了郡守,和不安分的百越人。
燕瑛等人驻守此处,一是占住已攻下的土地,二是趁机多做了解。
百越地形独特,大部分地区又湿热,此前秦军跋涉数千里来到,还未开战就已有多数人水土不服。
后来勉强苦战,人命堆叠,这才拿下区区弹丸之地。
姬衡便下令撤军。
此举在当时被六国嘲讽,他也曾被骂黄口小儿、不堪为勇。
但,燕瑛如今却觉得幸运:
“当年多亏大王迅速撤军,否则士兵陷于苦战,本地百越族人山林作战娴熟且格外狠辣,如狼如豺,我秦军向来作战倚仗泱泱之势,恐难得胜。”
他们秦国作战,乃是当年商君变法后全民皆兵,因而随时都能征调数十万大军。
再有兵器已然制式成流水线,不管是更换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胜六国。
而后天时地利人和,种种优势交叠。
若说单兵作战,他们很可能不及当年的魏武卒,以及现在的百越狼兵。
可若是大军横扫,气势雄浑,一般队伍绝难抗衡。
只这样的大军山林作战,便凸显了劣势。
如今,燕瑛燕璇二人带着士兵在百越之地驻扎数年,如今方才练出些模样来。
此刻提及此事,面上便露出笑意。
“大王当日撤军,又忍下其余国君冷眼讥讽。实在明智!”
当时,王令下发,一令开凿灵渠,便于士兵远程运输,辎重周转。
二令国内休养生息,积攒兵源。
如今若再有天时地利,也未尝不可与百越一战。
意气风发时所向披靡,这不算什么。
但大丈夫能忍辱且有耐心,却是行军作战中最重要的特质。
此刻,燕瑛真心实意,心悦诚服。
姬衡倒不觉得有什么。
先王后掌权时,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可忍下的辱,可比六国国君的讥讽要多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