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事还没聊完,不知怎得,就有人自然而然把话题转到了昨晚的事情上。</p>
李世民发出一声轻笑,终于撇下奏抄,对面前众臣淡淡说道:</p>
“此诗旨在赋菊,虽然提到长安,又透着一股杀伐之气,但要说有造反之意,未免小题大做了。</p>
“这个玄慈的其他诗词,朕早先时候也看了一些,他确实配得上诗仙的美誉啊。</p>
“若有机会,朕倒想见见此人。”</p>
呈上的奏抄的官员一听这话,用恭敬但严肃地语气说道:</p>
“圣上。</p>
“此诗确是赋菊不错,但诗中又是香阵,又是金甲,还直言长安二字,纵使没有造反之心,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狂悖。</p>
“如此诗词若广泛流传,必会滋生藐视朝廷的风气,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啊。”</p>
他话音刚落,立刻又有一人附和道:</p>
“韩大夫所言不错。</p>
“那个玄慈言行猖狂无比,非但公然辱骂天下文人都是垃圾,而且对朝廷没有半点敬畏之心。</p>
“昨夜他与不少世家公子、官员在青楼饮酒作乐时,还和着乐曲即兴唱道~”</p>
拿出了一张纸条照着念:</p>
“老子明日不上朝,逛窑,叫三五个同僚。</p>
“老子明日不上朝,喝水枸杞都加三勺。</p>
“老子明日不上朝,不用见皇帝装孙子。</p>
“明日不上朝,只想烧钱祭命根子。”</p>
此言一出,前后好几个大臣都露出了便秘的表情,差点没憋住笑。</p>
而李世民脸上的微笑则消失了。</p>
那位打小报告的官员接着又指出了玄慈其他放肆的言行举止,接着便说:</p>
“圣上,此子虽有才华不假,但对大唐只有害处,毫无益处。</p>
“现在他名声大噪,广受文人书生追捧,倘若纵容他继续引领歪风邪气,那</p>
第30章 李世民登场</p>
整个长安不日便会乌烟瘴气。</p>
“臣建议立刻先将此人逐出长安,并让地方府衙进行监视,以观后效。”</p>
他一说完,先前递奏抄的韩大夫立刻赞同道:“臣附议”。</p>
李世民沉默不语,若有所思。</p>
其实,他看得出来这两个官员针对玄慈显然是有私心的,或因为利益,亦或是出于主观上的厌恶。</p>
但他们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只因玄慈现在展现出来的影响力确实太大了。</p>
尽管这影响力只是思想观念上的,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帝王怎可对此疏忽大意。</p>
就在这时,又一位山羊胡官员开口附议。</p>
看见此人出来,先前打小报告的两人对视一眼,互相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p>
果然,山羊胡并不只是附和他们,接着就斗胆爆出了猛料,把永嘉公主和玄慈的事情直接讲了出来。</p>
众大臣闻之色变。</p>
而李世民的表情管理虽然牛而逼之,但体内火气腾得一下就上来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