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北府江山 > 第354章 引

第354章 引(2 / 3)

无数士卒想通过积累战功爬上去,或者得到更多的封田。

荆襄的土断阻力比江左小,刘道规进行的更彻底,非但军功授田,还可以军功授官,恢复了汉武帝的军功爵制。

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晋承魏制,魏承汉制,汉承秦制。

只有有利于北伐,凝聚军心,刘道规无所不为,直接推倒了三百年来士族高门树立的铜墙铁壁,为出身底层的人打通上升路径。

“我等愿为前锋,迎战谯明子,攻入蜀中,剿灭蛮人!”胡藩、毛修之、傅弘之等一众西府将领拱手而出。

“我等亦愿攻入蜀中。”刘遵、刘怀敬、刘恶郎几个北府将军连忙站出来,针尖对麦芒。

“没出息,打什么谯蜀,要打就打姚秦!”刘道规力排众议。

如今荆襄刚刚有了生机,实在没精力去蜀中与獠人纠缠,而且蜀中易守难攻,长江上游都是坚城要塞。

谯纵深得蜀人之心,攻打的难度非常大。

而姚秦不一样,别看现在姚兴咋咋呼呼的,实则虚弱至极,柴壁之战惨败,到现在还未恢复元气。

匈奴人刘勃勃强势崛起,到处攻杀,牵制了姚兴极大精力。

众将眼神一亮,“愿从将军死战。”

对他们而言,只要有仗打就行,至于打谁就无所谓了。

“传令给王镇恶、刘钟,南面之事全部交给他们!”

“锵”的一声,刘道规奋力合上宝刀,心中战意盎然。

这年头就要打打杀杀。

相对于獠人,秦国的羌人氐人汉化程度高,擅长耕种,是最合适不过的奴隶。

荆襄三州如此之大,人口还不到百万,实在说不过去,还没有汉朝时一个郡的人口多。

而要获得人口,最快最见效的手段就是战争……

猇亭。

此地曾是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破刘备之地。

而王镇恶特意将三万大军驻扎在这片开阔地上,利于展开兵力,与桓石康、桓振对峙了两个多月。

“王镇恶当年不过一县令,无能之辈,此战必胜!”桓石康有足够的理由自信。

王镇恶随其叔父叔父王曜从河东逃回荆襄,十几年来,既不会骑射,亦不擅长刀兵,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桓氏当做文吏在用。

桓玄篡位称帝,看重王猛之孙的名声,才将其召入西府用为参军。

去年攻打宜昌,围攻数月而不克,狼狈退回。

桓石康观摩晋军许久,虽然看上去兵力雄厚,但大多是些乌合之众,盔甲军械都不齐备,士气也不是很高。

甚至粮草供应都不及时,晋军还要经常下江捕鱼……

桓怡道:“刘道规麾下只有刘广之、毛德祖、王仲德堪为猛将,其他人等不足为惧,今谯明子援军已至,可西、北、南三面夹攻之,若能击破王镇恶,江陵唾手可得!”

桓楚覆灭,桓氏并未消亡,除了宜都郡这一支,还有逃入涂中(今安徽滁州)的桓石绥,聚众万余,以大别山为基,袭扰江淮郡县。

桓玄的谋士丁仙期提醒道:“万一是诱敌之计呢?”

桓石康大笑,“肥水之战,苻坚令秦军后退三里,引诱北府军渡河,欲半渡而击之,岂料大军一动,阵脚立乱,军心崩溃,北府军趁势掩杀。”

三万大军前进和后退都不是儿戏,稍微一乱,便会自相践踏。

没人敢让三万人马后退,来引诱敌军。

“原来如此……”丁仙期是桓玄的宠臣,擅于谋略,而不知晓兵事。

“传令,三日之后汇合北面谯明子、南面桓振夹击王镇恶,务必令其片甲不归!”桓石康大声喝令。

拿下江陵,就阻断了襄阳与长沙之间的联系,凭桓氏在荆襄几十年的威望,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但就在这时,异变忽生,西面的晋军竟然开始后撤了。

营中乱糟糟的,也不知有人打翻了火灶,还是点燃了粮草,白烟滚滚。

晋军越发慌乱,争先恐后登船,向南退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