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历时一百七十多年筑成。
西起平阴,经长清、历城、章丘一带泰山余脉,跨莱芜、博山、淄川、沂源等鲁山山脉,沿临朐、沂水、安丘一带沂山山脉东去。
因其建在崇山峻岭之间,所以一直保存完好。
面对淮泗,只有两个进军通道,一个是历城,一个是穆陵关。
之前与南燕争锋,焦点都在历城。
如今大战爆发在徐东,只能走穆陵关。
慕容超若是据守此关,晋军基本无法从正面突破。
刘道规望着舆图思索,本想跟慕容超在徐州进行一场决战,谁料这厮见势不妙,掉头就走。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不过慕容超有张良计,刘道规也有过墙梯,指着舆图上青州以东的空白地,“长城虽坚,总不能建在海上去吧?我有楼船海船数百艘,自琅琊港渡海,可北上登陆东莱郡,批亢捣虚,直取广固!”
五百年前,汉武帝攻打卫氏朝鲜,五万大军水陆并进,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水军,从齐地渡过渤海,登陆辽东。
如今的造船工艺和航海水平,远远强于汉武帝时期。
一百七十年前,东吴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率士兵万余人出海,寻求传说中的夷洲,亶州,二人寻得夷洲,率军入南洋。
后开拓扶桑航线,互通有无,赚取大量钱币,扶桑衣冠服侍,从那时候起,便效仿中土,衣称“吴服”,鞋称“木屐”……
此后甚至准备组织大型船队,经海路绕至辽东,与公孙氏联合,南北夹击曹魏。
晋室南渡,继承了不少东吴航海造船技术。
从海路进攻青州,完全可行。
以前琅琊港就与青州、百济、倭国有过商贸往来,路线水文都是现成的。
琅琊港距东莱并不远,贴着海岸线能轻易绕过长城。
走海路的另一大优势是,可以随意进攻南燕各地,防不胜防。
“我追随将军北上,未有尺寸之功,此番北上,当有末将为先!”何无忌激动起来。
这一路追杀,他一直没什么表现的机会。
刘道规刚要答应,刘遵叫了起来,“事关此战成败,凭什么派你去?”
胡藩拱手而出,“水战向来是西府军所长,不劳何将军出手。”
两人似乎有意无意都在针对何无忌。
何无忌虽是北府,但毕竟是外人,西府北府偶有争斗,却是家门之事兄弟之争,在对付外人上,他们还是目标一致。
这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
“将军!”何无忌一时语塞,望向刘道规。
“先不急,等冰河消融,水军出海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