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北府江山 > 第372章 空

第372章 空(2 / 3)

胡人的骑兵,更多的是牧民而已。

不过魏国已经改制,从游牧变成农耕,以后骑兵也会越来越强。

“报,长孙嵩放弃进攻黎阳,退守枋头!”刚在濮阳补充粮草和军械,斥候就来传来消息。

“他倒是逃得快!”刘道规有些郁闷。

沈田子、段宏打的太猛了,直接惊动了长孙嵩,也间接破坏了刘道规的部署。

枋头北连邺城,西接河内、洛阳,与滑台、濮阳隔河相望,又成了这一战的棋眼。

长孙嵩退守枋头,看懂了这一战的关键。

“他有多少兵马?”

“将近五万!”

“传令给傅弘之、沈田子,不必支援枋头,给我杀入邺城、中山,将河北搅的天翻地覆,刘钟、李大目率水军溯黄河而上,直扑小平津和孟津,封锁黄河!”

刘道规及时调整策略。

长孙嵩五万人马防守枋头,打起来太费劲。

而且长孙嵩也是魏国的老将,十三岁从军,身经百战,退守枋头,就能看出此人的兵略。

刘道规进军黎阳,控制黄河两岸。

沈田子、孟龙符、段宏这伙人依旧凶猛,以雷霆万钧之势,连续击溃魏国大将安同、叔孙建等三路人马,数日之间,便兵临中山城下。

西路刘钟偷袭小平津得手,但孟津有重兵防守,没能拿下。

拓跋珪立即警觉起来,退守河阴城,扼守黄河上游。

不过中原危机也解除了。

封恺谏言道:“魏国计口授田之后,根基稳固,拓跋珪、长孙嵩、长孙肥皆善战之人,与魏国决战时机并未到来,今拓跋珪退守河阴,随时可退入河东,将军即便拿下河内,亦是徒劳。”

刘道规的计划没问题,但魏国君臣也非泛泛之辈。

长孙嵩最先看破刘道规的计略,退守枋头。

拓跋珪退守河阴,也是不愿决战。

刘道规处心积虑的一刀,砍在了空处,不过这也是战场上的常态,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罢了,士卒征战已久,既然灭不了拓跋珪,那便来日再战。”

河北与河南不同,魏国也不是南燕。

其核心之地在代郡和漠南,拿下邺城没什么意义,还要投入精力防守,刘道规也没做好决战的准备。

既然拓跋珪退了,刘道规也不想再次陷入长期对峙之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