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刘敬宣为将,刘道规就有些想不通了,毕竟他也是彭城刘氏的人。
但这么一伙来自不同山头的人,一起伐蜀,弄不好鸡飞蛋打。
上下同欲者胜。
这伙人个个心思不一样。
刘道规望了一眼殷仲文,“莫非兄长是想抬举刘敬宣?”
刘裕这几年的各种举动扑朔迷离,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殷仲文道:“丞相雄才大略之人,然雄才大略之人必然雄猜,刘敬宣在北府声望极高,当初在南燕欲拥立司马休之为主,属下以为,丞相此举是想将拥护朝廷之人一网打尽!”
封恺道:“此其一也,其二,不欲大将军再建灭国之功。”
刘道规已经灭亡南燕,灭妖贼,刘裕保全建康,收复广江二州,推行土断,勉强能媲美。
但若是再灭了谯蜀,刘道规威势全面超过刘裕。
就算刘道规不愿再往前,麾下将吏也会推着向前,斗而不破的局面将难以为继。
当然,如果刘道规要阻止也容易,这些兵马想要伐蜀,必须经过荆襄,随便找个理由上表一封,伐蜀之战就进行不下去。
“既然朝廷授意,那就让他们去,谯蜀不是这么容易打的,我们隔岸观火,看热闹就行。”刘道规并不着急。
刘毅和司马家的势力早就该收拾了。
这些人被打压,刘道规也是受益者之一。
“大将军英明,我料刘敬宣、刘毅必败!”殷仲文满脸幸灾乐祸。
“谯纵既得蜀人拥护,非旬日可灭,刘敬宣勇武过人,却非大将之才。”封恺与刘敬宣、司马休之在南燕同殿为臣,也算是老熟人。
这伙人就没干成过什么事。
当年刘牢之和刘敬宣掌握北府兵权,坐山观虎斗,却输了个底朝天,流亡南燕,密谋造反,谋事不密,被慕容德察觉。
逃回淮泗,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去刘道规的根基之地彭城招募部众。
刘敬宣能活到现在,简直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