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来了一个南郡太守,坐镇江陵,再加上南面武陵的司马休之,以及东面武昌的刘毅。
刘道规就算政治头脑再迟钝,也不得不多想。
还有司马德文之女许配给刘义符之事,在有心人的煽风点火下,早就传遍大江南北。
刘道规固然相信兄长不会做蠢事,但架不住他身边聚集的士族越来越多,那两个侄儿也不是省油的灯。
某种程度上,刘裕走的还是桓温的那条路,与士族联合,通过累积战功逐渐爬上权力巅峰。
所以一直对士族留了一丝情面。
士族引入相府,也就间接参与了朝廷决策。
权力场上无父子,亦无兄弟。
“那就留下,你我兄弟一同匡扶社稷。”刘道规心中逐渐警惕起来,其实这些货色对自己不构成什么威胁。
自己的地位的权力也不是来自于朝廷。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刘敬宣哈哈大笑。
司马休之斜了他一眼,冲刘道规拱手,“属下偶感风寒,不宜出征,麾下将士听凭大将军调遣。”
刘道规心中暗赞这才是聪明人,主动将兵权交出来,远离旋涡。
“季预既然身体不适,那就回武陵好生休养,某会上表朝廷,为你请功。”
“请功就不必了,此番伐蜀惨败,何功之有?属下心中惭愧,无颜见人。”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刘道规坦诚道:“功是功,过是过,不可一概而论,若无你支援,征蜀将士不知能回来几人。”
司马休之似乎是个可以拉拢之人,智勇双全,比刘敬宣靠谱多了,野心也不大,这两年在武陵本本分分,极为低调。
虽说是宗室之人,但没有过多的参与朝廷内斗之中。
只要是聪明人,其实都不难看出司马家已经回天乏力了。
司马德文和司马尚之的那些小心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无异于自寻死路。
刘道规安顿好刘敬宣,又送走司马休之,立即让殷仲文上表一封,请求出兵伐蜀。
折腾了三四个月,耽误了时机,伐蜀的难度增加不少。
不过北府军在刘敬宣手上和在自己手上,完全是两回事。
谯蜀到了不得不灭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