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让家里放心,手术已经顺利做完。
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么多钱,还能给家里寄,卖古董这些事在信里哪敢写啊。
但是,至少知道手术做了,这就算都踏实了。
有这一百元钱粮票,不管怎么说,一家人也能好好吃上顿年夜饭了。
于爱民的娘,还有他媳妇,几个孩子也挺了过来。
要不,家里根本都揭不开锅了,尤其今年又碰上了旱灾,他们那边也不容乐观。
六子还说,于喜旺大叔和于爱民已经于四月初买上车票,回老家准格尔旗去了。
粮食剩了不少,毕竟实在是不舍得可劲儿造啊,一直也都省着吃。
按照小叶嘱咐的,在六子的帮助下,被子枕头、脸盆毛巾啥的,连同一百斤大米,打包寄回去老家。
于大叔自己还背走了五十斤白面,这样省下些邮费。
有这些粮食在,于家人今年这旱灾就能扛过去!
此时坐在火车上的傅红雪心想,如果自己返程的时候有空闲,就顺便到准格尔旗去看看于大叔。
反正也是必须要到包头转车的,这西北一带都是受灾区,他那边也不好过,得亏还剩下150斤口粮带了回去~
希望于爱民跟君宝一样,做了手术,身体再也没心脏问题了。
漫长的火车旅途,她拿出一本在新华书店买的革命文学小说来看,身边坐着的都是到终点站包头的。
周围的人不时互相聊着天,她就听着,如果说到灾情严重的地方,就暗自在心里记下来。
走一步看一步,以一己之力,能做到啥程度就算啥程度吧。
这天夜里十点多钟,傅红雪终于到了包头站,下车以后,先买好第二天去兰州的车票,然后走到一处无人的小胡同,闪身进入空间休息。
这个流程跟上次一样,她都认识地方了。
……
两天之后,傅红雪终于辛苦地到达兰州,又转车3小时,到了定西县。
还有渭县、陇县,这三个县都是重灾区,她就自由发挥了。
只要找到公社、村子,便悄悄过去观察一下缺粮的具体情况。
唉,这边因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利条件极差,灾情尤为严重,粮食绝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