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及冠打量四周熟悉的景象,先是给黑木方桌上的灵位烧了三炷香,认真拜了拜。
这才坐在太师椅上,抿了一口热茶,打量四周,惊奇道:“为何这家中如此洁净?”
陈福水理所当然道:“平日有小夫子在这里教学,这段时间放了秋假,小夫子回了青山村,但时常有婶娘来打扫。”
陈及冠心里一暖,族人如此为他着想,很难让他不回报这些亲切之人。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大多是陈福水叽叽喳喳说他在私塾中的经历。
陈福水的天资还不错,现在已经在丙班了,而且听说在丙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至于村里另外两个送入私塾的孩童,现在还在启蒙班。
陈及冠顺便考校了一番陈福水的学识,顺便给他指点一番。
现在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陈及冠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去理解。
天色将近傍晚,陈及冠一家人朝陈大山家里走去,素娥和青禾就留在家中,让他们自己解决晚饭。
陈大山家里的院子明显也是修缮过的,用了不少青砖材料,看起来有模有样。
晚饭自然很是丰富,的确如陈大山所说,酒肉管够。
一张圆桌上,鸡鸭鱼肉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顿饭除了陈及冠一家外,还有村里几位族老。
陈及冠给一旁的小平安夹了一块豆腐,主动开口,“七叔公,我可以免税二十亩良田,也就是六十亩薄田,除去我家中的田地,余下的你们便看着办吧。”
陈大山面露喜色,搓搓手,“冠哥儿,你且安心,俺们不叫你白白吃亏,每年的收成,分你五成。”
陈及冠摆手,要是分五成的话,他不就成了官府本身,村里族人的赋税压力依旧没减少多少。
他直接道:“给我两成就好。”
白送村里族人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两成意思一下就好,如此一来各家各户的存粮想来会多不少。
陈大山见他态度坚决,便点头同意了,心中十分庆幸送冠哥儿去了私塾,踏上了读书科举之路。
除了良田免税外,陈及冠又说要在村里拿一块地皮,修建一所学堂,尽量让村中孩童都要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