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承乾抬手同时,有些疑惑:咱们这城中太平得很,怎么还披甲?
苏定方上前一步,骤然抱拳,甲叶相击之声铮然作响。
他目光如炬,声若洪钟:
臣启陛下!凡臣所部将士,臣令甲不离身,刃不离手,虽寝食不得解!臣既为将,自当以身作则
三人听到这话,都暗暗点头,这苏定方果然能力超强。
同时长孙无忌眼中还露出一丝异样之色,他少年时就跟随李世民,同时基本上参与了贞观一朝所有政令的策划。
自然清楚这苏定方是留给后继之君的,如今到了李承乾这,也算天命使然。
李承乾对于麾下将领,从来不吝啬夸奖。
苏大将军,果然不负朕心!
末将不敢当。
苏定方谦逊回应。
你们俩先等会,一会朕还有事找你们。说完看向长孙无忌:赵国公,朕意苏、王二将陪你一起经略河北道。
但前提,河东道必须有所安排。
其实苏定方本来就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他到底刚刚归顺自己一方,恐难服众,但如长孙无忌也去也就大不相同了。
这样吧,臣今夜回去,斟酌一份辅政名单,呈陛下御览可好?
李承乾微微颔首。刚才长孙无忌提出要去经略河北道时,他便已存此意。
高士廉、褚遂良、杜正伦、豆卢宽等人单论个人能力和威望肯定不如长孙无忌。
然数人同心,互为犄角,足可稳住朝局。
只是这番安排,不能自己提出来,不然孰重孰轻,各个派系间难免多想。
好,那就劳烦赵国公了。说完将桌角火药、弓箭拿起,同时起身:朕昨夜制作了一把弓,正好校场一试,你们也一起来吧。
臣、末将,遵旨。
刚走到门口,李承乾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有了个想法。
对了,赵国公,你派人去将英国公、卢国公等人请至校场。
说话同时,众人都看向他手中造型奇怪的弓。
长孙无忌不由惊讶地咦了一声。
这弓别人不认识,他可认识。
陛下,您将太上皇的宝弓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