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密封,”黄宗羲听后立即领悟过来,“浸油麻绳撑不过两个时辰,老师...”黄宗羲指向船坞,“船缝是不是用桐油石灰填的?”
“重来!”王徵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说道。
“老师,天太晚了,您要多注意休息,这是陛下吩咐的,您可要听陛下的话才是!”黄宗羲对于王徵工作到这么晚已是担忧,眼看着快要五更天,老师却还想着要继续,他心里实在不放心。
王徵瞧了眼外头,也没有固执,起身颔首:“是,陛下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可不能倒下,宋应星还没来呢,我可盼着他同我一起研究这东西,哎,也不知道辽东的粮食到底种成了没有!”
“宋司农定然是能种成的,老师放心!”黄宗羲扶着王徵朝卧室方向走去,“再说了,我们三跟着老师也学到了不少,您先去休息,剩下的交给我们。”
“好,是得交给你们了!”王徵进了屋子,黄宗羲服侍着洗漱了之后睡下。
黄宗羲并未去休息,而是由回去工坊,王徵另外两个徒弟还对着书籍在画图,他们打算在天亮前完成蒸汽纺织机的改进图纸。
黄宗羲加入了他们,对于适才王徵说的横杆太脆的问题,以及密封问题先行进行试验。
工坊里就有熟铁连杆,他们取来直接换上就行,密封改用桐油石灰,再掺些细铜屑,应该比原先的更耐热,且更能抗压。
黄宗羲及另外二人看着图纸又讨论了片刻,其中一个指着图上的飞梭道:“把水车齿轮改小些,说不定能匹配蒸汽机的节奏。”
“那就试试看!”黄宗羲作为王徵的入门弟子,在几人中也最右话语权,他说试试,另外二人毫不犹豫就动起了手来。
由于黄宗羲特意吩咐了仆从不用王徵太早起身,是以,这一觉,王徵睡到了近晌午才醒来,看着外头大亮的天光,他大叹一声坐起身来。
“来人!”
门外守着的仆从立即推开门,脸上陪着笑,“老爷醒了?早饭已是备好,这就让人端来。”
“还早饭?眼下该用午饭了吧!”王徵看着仆从略带为难的笑,叹了一声摆手,“送上来吧,吃完还得去工坊。”
王徵接受黄宗羲的孝心,不过他心里也着急啊,手头的事一件件堆积得多,宋应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一个人,确实力不从心,若能尽快将徒弟们带出来,他自己也能放心些。
“对了老爷,昨夜京师来的文书。”老仆再次进门的时候,手中多了一份文书。
王徵接过来一看,上头便写着让他利用蒸汽机制作个锻锤,好用在火器的锻造上。
“毕懋康是个人才!”王徵拿起筷子,却迟迟没有动,脑中突然又有个念头一闪而过。
眼下朝政稳定,大明火器制造也是蒸蒸日上,不若再开办个火器学院,将对火器有兴趣,或者有些研究的人才集中到一处,说不住大明今后,将会有更多更厉害、更新式的火器研制出来。
若是可以,还能将蒸汽机这一块也建个学院,或者两者合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