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陛下交代?”
在曾仕林的左前侧,长公主的目光透着沉思。
她一袭亮银鱼鳞细甲紧裹身躯,勾勒出成熟而矫健的曲线。
肩头披着象征皇室身份的玄色金线绣凤斗篷,此刻随意地搭在椅背。
面容姣好,气质高贵,眉宇间却无半分柔弱。
一双凤目此刻正微微眯起,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本宫已派小股鸳鸯军前往斗量山探查。”
她的声音虽然严肃,但曾仕林听来却是无力。
“眼下之急,并非敌军虚实。”
曾仕林沧桑的声音响起,他看向帐外。
冰晶雪花片片落在地上。
积雪越来越厚。
“而是这场诡异的雪。”
“以本帅而观,此雪非天降,而是人为。”
“已明玄阵司许明心布阵,他向本帅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必除大雪,今日便是交付之时。”
“这雪……”
卫国公田继的眼中闪过阴沉之色。
他也抬头看向帐外大雪,良久之后,深深一叹。
这般大雪,若是人为而至,那降雪之人,岂不法力通天?
“大雪之危好渡,那粮草之危,何解矣?”
大雪封山,封的不止是大军的前行之路。
还有运粮队伍的路,如今大军之中储备的粮草,不够了。
也不知为何。
他的脑海之中,闪过一道年轻的身影。
那道身影曾在一场大战之中及时出现,助他度过粮食危机。
“曾少君素有急智,若有他在,或可有法?”
他的声音很轻。
但在坐的两位哪个不是修为通天之人?
长公主的面色先是一怔。
随后也想到了当年青海湾那一战。
那个瘦弱但伟岸挡在她前面的身影。
“曾安民……”
她的声音在不觉之间,竟带着一抹浓浓的……思念。
很明显,她想到了与曾安民的点点滴滴。
甚至,包括尘封已久的记忆。
那是大军第一次南征的记忆!
那一年,曾安民挡在她的面前,为她拦住了那三千疯狂的妖兵。
也为她挡住了妖王的冲锋……
“咳。”
曾仕林活了那么多年,岂能听不出长公主声音里的情义??
他故做没听见长公主的呢喃,而是看向卫国公田继:
“犬子虽有急智,但也当不得国公如此夸赞。”
话是这么说,但他那抚在胡间的手却也证明了一切。
有这样的儿子,他很自傲,说到这里,他不免感慨一声:
“不过半载未见我那孩儿,确实有些想念。”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长报之声响起:
“报!!!”
“帐外太子殿下携奇林书院院长石责,与皇城司南提都曾安民等人前来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