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咒禁山海 > 第261章 巡抚给我穿小鞋?不存在的!

第261章 巡抚给我穿小鞋?不存在的!(2 / 3)

毕竟,谁又能保证这支实力强大的切支丹倭寇,在攻破闽州治把胡汝贞拉下马之后,不会响应弗朗机王国这个主人的指挥,转道直扑瀛洲东海国?

所以王澄的想法很简单,毕其功于一役,借大昭之手打残切支丹,让他们短时间内再也没有余力给弗朗机人助拳!

大昭王朝再衰弱也是这神州、东海、南洋最强大的势力,没有之一,背靠这样一棵大树若还是只知道单打独斗,就实在是太对不起身上的官袍了。

道君皇帝反复看了几遍密奏,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

“在朝中斗得你死我活的浊流和清流大概率都是奸臣。

区别只是浊流坏的光明正大,清流坏的遮遮掩掩,一个真小人,一个伪君子,一个奸,一个更奸。

前者还能为朕弄钱,骂名他们背,后者却只会跟朕抢钱,还要反过来骂朕。

其中一小撮龟山书社的逆贼还想要杀了朕!”

在皇帝的视角中,奸臣和忠臣的定义跟普通人相比显然有所出入,甚至明知是奸臣也得继续用。

他也不能为所欲为。

密奏最后是七州总督胡汝贞;心腹嫡系陆云尘;还有阴谋发现者,闽州本土派官将王富贵,三个人的联名请示:

“如何处置确认为龟山书社核心成员,准备与切支丹倭寇里应外合搅乱东南的巡抚游震得?”

他们所有人都不想担责,都在向上请示、甩锅。

王澄请示顶头上司陆云尘,陆云尘跟王澄一起拜见戚元敬,三人再偷偷摸摸一起找到被针对的事主胡汝贞。

理论上这位七州总督有权力在战时拿下一州巡抚,但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胡汝贞绝不会犯这种官场大忌,而是继续向社稷主请示。

去年才刚刚死在诏狱里的状元沈坤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此人是绍治二十年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及第,任翰林院修撰,也是有科举一千年以来淮安府唯一的一位状元。

只是沈坤为人耿直,不事权贵,致使不被重用。

直到绍治三十五年,改南直隶国子监祭酒,八月为母丁忧回到淮安。

他发现家乡遭倭寇进犯,二十四卫的官军望风而逃,立刻变卖家产,招募乡兵千余人,亲自操练。

此后数年对决倭寇连战连胜,人称“状元兵”。

巡抚李天宠赞其经略及御侮之功,特荐于朝,任其为京师国子监祭酒。

可惜,还未及上任,给事中胡应嘉等密奏,诬其私自团练乡勇,图谋背反。

去年绍治三十九年,清流御史林润又据流言谤劾沈坤居乡横暴,擅用非刑。于是沈坤被削籍逮京拷讯,最终瘐死(又饿又病)于白鳞卫狱中。

在绍治皇帝麾下当官,连忠君爱国之人为保护家乡招募乡兵抗倭这种政治正确都会死的这么惨烈。

他们这次要针对一州巡抚,当然得加倍小心。

而社稷主也在投鼠忌器。

专门为他搞钱的严党浊流这些年渐渐失控,没想到清流,或许也有可能是满朝文武中还藏着令人胆寒的秘密结社。

这次对其中一个核心成员动手,极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沉吟良久才做出批示:

“暗中拿下游震得,不得声张,以【桑弘羊三问】严刑拷问,一定要让他把切支丹倭寇和龟山书社的所有秘密全都供出来。

事后,便给他一个巡堤落水的体面吧!”

社稷主的敌人是藏在暗处的一整个群体,单独拿出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能让大昭境内任何一个人死的合情合理,悄无声息。

可比背后身中八枪死于自杀高明太多,也不至于引起同党的狗急跳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