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为了帮张世叔阻击徐文长,才导致徐文长被刺激疯了。
所以张世叔总不能一点责任也不负吧?多少也要给他一点助力吧?
坐在张佳胤公房里,白榆开口道:“我收到了风,胡宗宪打算在离京之前报复我。
世叔你有责任把这件事解决了,毕竟事情是因世叔你而起。”
张佳胤眉毛都快拧在一起了,显然这件事非常难办。
毕竟胡宗宪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位封疆大吏,献俘礼上还升为二品了,而他张老六只是个五品郎中,拿什么阻止胡宗宪?
可是白榆说得也没错,从道义上来说,自己不能不管。
看着张佳胤好一会儿没出声,白榆忍不住提醒说:“你有没有人脉,能与胡宗宪说得上话?”
张佳胤拍了拍额头,恍然道:“我想起来了,有位文坛挚友汪道昆正在京师!
这汪道昆与胡宗宪乃是徽州同乡,还是徽州文坛领袖。
而且汪道昆先前在福建做官,和胡宗宪一起抗倭,两人交情很好!
我可以请汪道昆出面,为你向胡宗宪说情。”
白榆心急火燎的催促道:“那还等什么,快派人去找汪道昆,日落之前一定要有个说法!
对了,如果想约见面从中调和,时间最好安排在后天!”
张佳胤疑惑不已,为什么时间卡的这么死?
为什么日落之前必须要定下来?又为什么谈判时间必须在后天?
但现在白榆是“受害者”,张佳胤只能顺着白榆的心情,紧急派了最亲近长随,前往馆舍向汪道昆传话。
感谢京城格局,大部分朝廷机构都很集中,半个多时辰后,就得到了回信。
汪道昆传话说,可以尝试帮忙劝说胡宗宪,但没有把握。
另外已经约了胡宗宪后天见面,也请白榆到场,面对面的进行调解。
张佳胤叹口气,对白榆说:“胡宗宪太强势了,看来汪道昆也没什么把握。
我猜测,胡宗宪只是碍于同乡面子,才答应后天谈谈,其实就是虚应故事,没想着接受调解。
到时先看看情况再说,我可以再想想,还能找谁过来,一起帮着敲边鼓。”
白榆却心满意足的说:“这就够了,有没有把握并不重要!无论能不能调解成功,都不会责怪世叔!”
张佳胤愕然,白榆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宽宏大度、善解人意了?
正常的白榆难道不应该是对自己冷嘲热讽、阴阳怪气吗?
本来白榆就没指望张佳胤能解决问题,不抱希望当然就没有失望了。
他请张佳胤发动人脉,无非就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而已。
道理很简单,如果胡宗宪答应后天谈谈,哪怕不是真心的,在面谈之前应该不会动手了。
也就是说,今晚和明天是安全的,自己可以放心行动。
靠人不如靠自己,白榆所求的也就是这么一段安全期。
目前布置只是前序而已,最艰巨的环节是在今晚。
白榆一边为自己打气,一边坚定的迈出了步伐,朝着东安门外教坊司本司胡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