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刘洵抵达京师。
他敷着双手,光着膀子,骑在马上穿过天街,一路来到承天门前。
然后就这么在承天门前的广场上跪下。
有些事情,刘洵不得不去考虑。
比如他现在的功绩,一连拿下西辽和昌国。
再加上凉州,这三块地盘都在刘洵的掌控之中。
他完完全全有了自立的资本,虽然自立之后,国力肯定不如大夏。
可是割据一方,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刘洵并没有要称帝的心思。不然,他也不可能跟皇帝处到这个份儿上。
他每一次赴京,基本上都能跟皇帝抵足同眠,私底下甚至可以勾肩搭背。
他的功绩很大,就算他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可是其他人呢?
徐牧那小子分明就是要单开一页族谱,他想不想当从龙之臣?建立扶龙之功?
还有陈氏那些将门子弟,又想不想当从龙之臣?
不说这些人,酒鬼是第一个支持他自立的。
皇帝现在正值春秋鼎盛,可等到皇帝真正年迈之后,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把凉王府的权力收回来。
那么刘洵也可以找一个契机,主动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忠心。
最好能够急流勇退,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让给他的儿子。
刘基虽然有功,但他并不是主要功臣。
凉州的主要功臣一直就只有两人,一个是徐牧,还一个是吕泉山。
其余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抱大腿。
就连刘洵也不得不承认,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抱了徐牧和吕泉山的粗大腿。
没有这两人主政凉州,凉州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突飞猛进,一年一个样。
如此想来,与其等待皇帝将来的清算,倒不如主动献上忠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