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看着刘基慢慢转过身来,确实发现这小子变得比以前不一样了。
“前辈貌似有心结,不如去找我大哥,跟他聊聊。倘若他决定做此事,那我义无反顾。”刘基沉声说道。
直到现在,通过刘洵临走时所留下的话,以及那一封书信的内容。
刘基大概明白了他父王的想法。
说简单点就是,这辈子当个逍遥王爷就好,千万不要生反心。
凉王这一支刘氏血脉,在几辈人过后,一定会失去圣眷。
到时候,凉王这一脉的地位能有多高,取决的不再是皇亲国戚的身份。
而是,凉王这一脉的底蕴,人脉,以及名望。
仔细想想,刘洵在凉州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给凉王府在民间积攒民望。
凉王府的田地可不少,凉州行省就这么点耕地,半数以上都属于凉王府。
可为什么凉王府每年都无法从农作物当中获取多少利润?
还不是刘洵把这些田地以极为低廉的价格,租给了佃户?
凉王府不仅仅不能从这么多田地上收益,反而还需要花心思去管理,去调和各种矛盾。
偶尔遇到灾情,凉王府还得想办法私自掏腰包,去补贴佃户农民。
所以,哪怕刘洵早年是个离经叛道,比如今的刘基还要离谱的纨绔。
可是刘洵在凉州民间的口碑,一直非常好。
刘洵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一直在为刘基树立一个榜样。
如果刘基什么都悟不到,什么都需要他父王点明,那么他岂不是太愚蠢了?
他该有脑子的时候,智商从来都不低。
就更别提这些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了。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造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